【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教育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华人文化教育工作者论坛综述
  作者:记者 曹继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8 | 点击数:5633
 


   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传统文化?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文化价值?这些问题有很多人在思考。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日前主办了《传统节日与中华文化传承》——华人文化教育工作者论坛,来自台湾、香港、山东、北京、江苏、上海各地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传统节日的传承对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意义。

  “教育”在节日传承中的作用,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安德明指出,在城市生活中,传统节日的家庭传承和社区传承相对弱化,使得学校教育在传承传统节日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因此,在学校,如果每个节日都能够组织相应的特定活动,会对孩子们起到强化相关认识、增加直接感受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家庭生活和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一定可以极大地促进传统节日的传承。台湾传统文化发展协会理事张永德也提出,中华文化透过民俗活动的传承让全世界华人的心相通。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当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课本里面,老师多讲解,甚至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让儿童多了解节日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张晓华教授认为,如果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使其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平台,比如,清明节与生命教育,端午节与爱国主义教育、七夕节与爱情观教育、中秋节强化对家国团圆的期盼、利用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教育……如果在腊月里,借用一个“二十四,扫房日”的话,可以在校园内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卫生大扫除,既清洁卫生、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又使学生亲近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行动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如果这一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将会固化在学生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如果在夏日,在端午节前后,再融进“龙舟竞渡”的体育精神,举行体育赛事的话,文化传承在形式上就得以实现。

  利用电视媒体等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专家们的建设性意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围绕电视媒介在文化中的传播作用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的影响最大、普及率最高、消费门槛最低,不识字的人也可以看电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民都可以欣赏音乐、体育,乃至舞蹈等等的节目形态,它在节日文化的传播、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百家讲坛,完全可以讲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的历史传奇,我们通过百家讲坛可以把很多节日搬上讲台,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课堂上传播中国文化。

  而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方节日之间的关系,如何让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也成为论坛探讨的内容。作家肖复兴认为,我们国家长期生存在农业时代,传统节日是延绵了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历史。西方节日实际上是20世纪之后才传入到中国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些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以及世界的流行,我

  们实际上也是创造者,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我们传统的一面,人为地制造东西方独立。我们有着这样一个强大的节日系统,我们有着这样悠久的节日传统,这样的传统形成了我们的民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为什么要忧心西方节日对我们传统节日的侵蚀呢?西方节日的仪式感很强,比如情人节有一支玫瑰,母亲节有一支康乃馨,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时也可借鉴。实际上,民俗的力量融化在我们的节日当中应该是可以优于西方的。

  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促进优秀中华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弘扬,经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倡议,论坛最后签订了华人文化教育机构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共享中华文化传承工作中的信息、收获和经验,定期进行项目交流和理论研讨,共同推动区域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11-10 07:31: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魁立:端午将近 聊聊佳节
下一条: ·安德明:设立“中国旅游日”的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宋晓青]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孟媛媛]礼让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六尺巷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