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中国“情人节”少了“中国味”
  作者:记者 符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09 | 点击数:3343
 


   本报讯 (记者 符樱) 下周末才到七夕,武汉商家已提前开始热炒“中国情人节”,促销主力依然是服装、珠宝、化妆品等“老三样”,让人感觉少了点传统。

  记者昨走访见到,商家的七夕促销活动、特色活动陆续登场。武汉广场推出了3款七夕版熊猫人,包括男熊猫人、女熊猫人、甜心版男女熊猫人组合,赚住“潮人”情侣们的眼球;世贸广场的七夕珠宝节,黄金最便宜只要288元/克,周生生、明牌、金至尊等品牌推出新款情侣饰品;亚贸广场推出“七夕成双促销”,多款商品买双件就有特殊折扣,有的干脆买一送一。中商百货的“七夕夜寻情记”活动,也早早开始报名预约。

  “七夕促销和与2月14日洋情人节的差不多。”有逛街的市民感叹。武大民俗学教授徐少舟分析,近年“七夕”被不少商家捧为“中国情人节”,但多数商家只顾炒概念,忽略了“穿针乞巧”等传统民俗,使“七夕”几乎成了翻版的洋情人节。

  本报讯 (记者 符樱)农历“七夕”将至,不少商家卖力“吆喝”中国情人节,有情侣不解:之前元宵也被商家炒成中国情人节,到底哪个才是“正宗”?

  武汉大学民俗学教授徐少舟昨介绍,“七夕”也被称乞巧节。古时在这一天,年轻女性会摆上香案、供果、对月祭拜,乞求自己心灵手巧、能拥有甜蜜的良缘。

  徐少舟表示,七夕更多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智慧的追寻和渴望,虽然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但整体上,与爱情的关联度相对较小。

  相比较而言,元宵节是古时的全民狂欢节,古代女子平日锁在深闺,但正月十五却能外出观灯、赏烟火,甚至与意中人幽会,也因此留下不少爱情佳话。

  徐少舟表示,中国古代并没有“情人节”的说法,如今冒出两个中国情人节,主要是近两年商家炒作的结果。他认为,商家能借此促销赚了钱,部分市民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娱乐休息的理由,对于中国情人节的真伪问题,不必太较真。更重要的是关注七夕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来源: 武汉晚报)

 

  文章来源:搜狐 2010-08-08 06:27:00

上一条: ·“中国爸爸节”隐退大陆几十年 网络时代重拾起
下一条: ·“拆弹红条”:金华年轻人怕伤感情不敢用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