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吴文良教授、人文与发展学院孙庆忠教授应邀分别做了题为《有机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识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官员、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业史、民族学、农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骆世明、王思明、杨庭硕、樊志民、裴盛基等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我校校友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在大会上做了题为《水稻遗产多样性的持续开发》的主旨发言。
农业文化遗产是继联合国1972 年确定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和1992 年确定的文化景观遗产之后的又一种世界遗产类型。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国环境基金(GEF)开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Globally-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由此,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4月,我国浙江青田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成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0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万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授牌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至此,我国被批准为GIAHS保护试点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达到3个。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从与会的专家及所做的报告,可以看出,当前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是以农业历史研究为主,结合农业生态、农学、植物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共同成果。而在我校的历史上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农史研究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我校的农史研究室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隶属农经系(目前隶属人文与发展学院科技管理系)。解放前农经系名师汇集,实力雄厚,解放后更是大师云集,在农业历史研究领域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大、西北农林大学、华南农大四足鼎立,为农业部所属四个重点农史研究单位,当时的学术带头人有“东万、西石、南梁、北王”之说,分别指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万国鼎、西北农业大学的石声汉、华南农大的梁家勉、和我校的王毓瑚四位先生。而且在上世纪下半叶曾陆续出版了大量的农史著作和论文。我校相关农学、畜牧学等领域的专家也曾相继参与有关研究、孙渠、张仲葛、于船、王象坤等教授对耕作史、畜牧史、中兽医史以及稻作史的研究更是极大丰富了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内容。董恺忱、杨直民先生曾一度是我校农史研究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近年来学校的院系调整和学科规划,我校的农史研究发展缓慢,而兄弟院校的农史研究一直蓬勃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农业遗产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发展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农业历史研究所,成为目前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中坚力量。而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声音式渐微弱。
尤其是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使以传统农业习俗和耕作经验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正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为我校农史学科的延续和开展有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如何提炼我校传统农史学科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农经学科的特点,整合生态学、社会学、农学等相关学科的优势科研力量,拓展农史研究的范围,丰实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可望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思考,这或许可以成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和发展交叉学科的一个新的亮点。(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2010-6-29 14:38:0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