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在论坛现场作演讲
人民网温州频道3月17日讯(记者 吴施施)昨天下午,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拦街福作为温州地区独有的区域性传统节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拦街福”就像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狂欢盛宴。
东瓯名镇——温州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336个,其中永嘉昆剧、温州鼓词、乐清黄杨木雕等“国遗”项目17个,苍南夹缬、拦街福等“省遗”项目43个。这些文化遗产,记录了温州先人的智慧和创造,蕴涵了温州地方特有的精神价值。如“拦街福”从清朝就开始盛行,它的本质是商业民俗、都市民俗,像米塑、瓯绣、戏曲表演等,堪称温州先人智慧的结晶。
在昨天下午举办的论坛上,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作了“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心”专题报告,他表明,节日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必须站在民俗史的角度去认识,无论如何演变,每个节日民俗活动最基本的形态、核心结构和根本内容是不变的,“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节日文化遗产中真性的部分。”
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社科院、中国民族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温州市民俗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顾问叶大兵表示,温州拦街福不仅仅要保留传统特色,还应精心挑选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用以表现传统的民俗文化,“突出温州个性和特色,让温州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是拦街福创新的方向。”
【关联报道】
让民俗回到民间
民俗专家齐聚温州 畅谈民俗传承与创新
肖建永
温州晚报 2010年03月17日 14:25
本报讯 今天上午,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齐聚一堂。专家们昨天还出席了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温州)论坛,畅谈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创新。
“忘掉了多年,重拾文化节日会有较大的困难。而且一个幽灵在地球周围徘徊,那就是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说,目前一些民俗文化不能健康发展,是钱改变了它的本真性,其认为每个节日民俗活动都有最基本的形态、核心结构和根本内容,保护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生不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说,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说,拦街福不是单纯的娱乐,有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仪式文化。他同时指出,保护拦街福文化须研究其历史渊源以及延续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今天的拦街福就是历史的复制。民俗节日有传统的地点,不要轻易改变,应该让它回到民间,让民众有亲切感。
我市民俗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顾问叶大兵表示,拦街福作为温州最大的区域性民俗节日,是典型的复合型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元宵节、花草节等其他民俗的精粹,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可以再吸收。他认为拦街福是民俗应用的一个个例,和社会相结合,还俗于民,让群众享受,是温州人民的共同财富。
此次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温州)论坛和民俗文化研讨会,是由市委宣传部、中国民俗学会、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文章来源:2010年03月17日11:5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