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我们的生活和其他的国家比较起来,更加有情趣、更加有诗意。哪个国家一年当中过两次年?过阳历又过阴历?”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畅谈“当代中国人的时间与节日”,在端午节前,就让市民提前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刘魁立说:“中国人的节日安排得那么错落有致,真的就好似一曲乐章。我们的节日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时间制度的计算有几千年的历史,尽管它非常复杂,但是在我们看来特别容易把握,比如说午前、中后、子夜时分,这些我们已经习惯到不必再特别地注意,还有阴历、阳历的计算方法,我们不必那么费心,我们已经得心应手,非常有意思。体现着我们中国人对于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
关于节日对人类的意味,刘魁立认为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都非常重要,他举例说,清明是春天的节日,叫做暮春三月,也是阳春三月,就是春天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繁盛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庄稼该种的已经种了,正是一切生命最旺盛的时候,人也是如此,人的身体的各方面也发展得最好,人的情绪也最好,慢慢地这个节气成为了一个假日。此外中国还有其他几个节日也都在这个时候,比如三月三,许多兄弟少数民族那里都还过三月三,这是大家交朋友、谈恋爱、唱歌、游春、郊游最好的时刻。节日的气氛随着今后我们生活的前进会逐渐变化,内涵也会不断丰富起来。人们不断在每个节日中加上新元素,丰富节日,使得我们的节日有了自己的信念,忠、孝的含义等等。而这些东西对于培育情感、树立道德标准都非常重要。
该怎么看中国端午节和外国端午节的关系?刘魁立说:“端午节是我们全民的节日,几千年来,我们端午节的基本性质、形态、观念、价值没有变,基本上和最初的内涵一致。但是在韩国不然,他们的端午节和水没关系,和龙舟赛没关系,和伍子胥、屈原没关系,和自然没关系,他们变成了一个演义,实际上和我们的端午节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别的国家也过端午节,我们也不必有太多的想法。当我们把一个民族的节日国际化,变成整个人类的财富的时候,别人愿意来保护它,对于我们中国人,也是一种荣耀,因为我们的文化被别人接受,正像我们许多年轻人也过情人节、圣诞节。我想这对于推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文章来源:腾讯-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10年06月07日05:23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