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从世界范围到单一国家民族,从政府到基层,从社会到个人,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行动着。其中,高等院校也逐渐显示出它的独特效能。
为了顺应全球性抢救与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潮流,响应我国政府关于抢救和保护非遗的号召,2009年4月,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成立。
这个学生社团组织,旨在推进当代大学生熟悉和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育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担当起传承和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走出校园:深入调查非遗传承人
关于传承人,首先要做到摸清家底,只有走出校园深入实地了解传承人,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才能掌握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也才能使传承人的保护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开展田野调查,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保护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感。以“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为例,在长江文学社社长李春阳的强力推动下,赴荆州市马山镇调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马山民歌”,得到了长江大学团委和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田野考察日志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同时,长江大学调查团队与马山民歌团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马山民歌艺术团并于2010年5月24号应邀来长江大学作了一场十二首代表曲目的原生态民歌展演。
2009年中秋,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第二个课题组“荆州传统工艺杰出传承人研究”召开合作会议,汉绣、青铜器、木雕、微雕、剪纸、根雕、蛋雕等工艺的八位杰出传承人与课题组九位同学交流,初步建立起非遗研究的社区课题框架。参与课题的八位同学利用近半年的时间分别对相关工艺的历史沿革、流布地域、艺术特色、相关习俗、传承情况及其主要传承人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态、家庭、收入、演出区域、授徒、艺术特长、艺术活跃程度、代表性作品等作了初步调查。
2010年1月,“家乡非遗文化大调查”之湖北长阳土家族调查与马山民歌调查正式启动。分别就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了著名民间故事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家香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叶儿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延科、针对马山民歌的传承状况进行了第二次综合调研。在这次调查中,最大的收获是针对长阳土家族的民风民俗,我们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制作了两部原生态纪录片,真实地展示了长阳土家族风貌。
在与民间艺人零距离的接触中,深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任务的艰巨。
调查是非遗保护的基础,社团调查采取“三人团队”模式,争取通过影视手段,直观性、全景性的使非遗的“传统性”被重新记录,“活态性”被完整呈现,加大传播面,使非遗保护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引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的有效传播
“非遗进课堂”是大势所趋,不再是一句口号。为了抢救、传承剪纸文化,长江大学非遗社团于今年5月份开设了剪纸培训班,面向全校招收大学生中的剪纸爱好者,免费学习剪纸。非遗培训班是大学将非遗引进课堂的一种尝试:
内容上的选择性,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引入;文化形态地域依托的选择性;传承对象的选择性,非遗保护项目适合学校传承。把非遗引进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热爱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和当下教育的本质也是一致的。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自成立一年多以来,其非遗保护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又以媒体的关注度较高。新华网、光明日报网、中国民俗学网,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荆楚网、荆州新闻网、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荆州晚报、长江大学网等十多家媒体和专业网站进行过报道。也正是有了外界的关注,我们的社团活动才一步一步走向深入,也进一步密切了我们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的关系。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学术研究,“学者们站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民间艺术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方法。”但长时间以来,非遗保护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学理性,更多的集中于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学术会议上,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非遗的保护工作带上了“贵族化”的色彩,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它的实践性本质。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团队,从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主题、风格技法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这样才能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良性发展。同时,长远地规划方面,不仅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著作,帮助他们提供一些网上的最新资料,还可以创建网上交流平台,为传承人开设博客,建立非遗陈列馆,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和主流艺术市场的大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传承优势,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工艺中至今仍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与时俱进,融入今天的现代生活,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民族艺术与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非遗精品。
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为更多的当代大学生进入非遗传承人保护这一领域搭建了有效平台。高校是知识群体、青年群体和信息、智能的集聚地,有利于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得到多元提升。同时,非遗代表作的展示、学术交流的推广、非遗课程的开设,从知到爱,可以提高年轻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甚至愿意投身于剪纸、雕刻等非遗艺术的公益事业之中,这样就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未来的杰出的知识型传承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6-2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