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屈菡)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主编的“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套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历史丛书。
王文章在出席6月25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时说,在政府主导和全社会的参与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有效成果,但目前基础理论建设更急迫地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前。理论指导是持续、深入、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证,在当前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如果忽视了理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不能科学进行。他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者及相关机构更加关注理论建设,对保护工作本身具有的规律、应该遵循的原则作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共10册,记录了唐卡、剪纸、年画、皮影戏、惠山泥人、土家织锦、陶瓷、风筝、布袋布偶、雕漆10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发展历程。丛书采用了具有学术规范的口述史方法,对传承人的相关经历进行了生动丰富的记述,同时完整客观地记录了制作技艺和过程。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编撰工作于2006年启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历经3年时间,完成了丛书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该套丛书从2009年起陆续出版发行。2009年10月,作为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重点参展书目,该套丛书参加了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随后又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经典中国——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名录。
新书发布会上,中央编译出版社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录入该书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赠送了该套丛书。内蒙古剪纸艺术家刘静兰是书中的讲述人之一,她告诉记者,出版这样一套丛书非常有必要,因为现代的生活环境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也大不相同,通过口述史的方式把技艺记录下来,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也为以后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中国文化报 2010-06-26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