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关于举办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的通知
  作者: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15 | 点击数:12839
 
 
  附件2:
 
  关于“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奖”评选的规定
 
  一、目的及意义
  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中国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定于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筹备期间开展“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奖”评选活动,并于会议召开期间举办颁奖仪式。
  此活动将宣传长期以来为保护、传承与创新民族建筑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向社会各界展现中国民族建筑保护和传承、创新的成就,并提升社会各界对民族建筑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二、评审委员会拟请主要专家
  罗哲文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李先逵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建设部外事司司长
  单德启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原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所所长
  邱 建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
  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等
 
  三、奖项设置
  1、“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保护奖”
  2、“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传承奖”
  3、“中国民族建筑文化创新奖”
 
  四、参选范围
  建筑及文物的保护、研究、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领域的单位、个人与项目均可申报参加。
  项目申报包括中标方案、在建、已建现代项目,古建和传统保护项目。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程序
  1、填写申报表并加盖公章。
  2、提供个人简历或单位、项目介绍,如获得过有关奖项提供相关证明。申报材料介绍文字约1000字,要求图文并茂,文字清晰。
  3、将申报图文材料制作成光盘提交。
  (二)奖项要求
  1、“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保护奖”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保护、抢救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包括传统建筑、历史建筑、古村镇等。
  2)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调查、保护、维修、保管、整理、科研等方面的实践工作中成绩显著,体现较高科学与技术水平。
  2、“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传承奖”
  1)将民族建筑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与建造中,形成具有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城乡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开发项目。
  2)传承发扬民族建筑文化内涵,体现传统营造法式和建造技艺。
  3)充分体现民族建筑“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方便,整体规划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3、“中国民族建筑文化创新奖”
  1)在现代建筑的建造中,应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取得突出成绩。
  2)研究、开发和利用传统民族建筑材料的环保型替代材料,取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性能等成效。
  3)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同时,运用创新工艺、技术及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六、评选时间安排
  1、本次活动自发文之日起开始征集参评项目、单位与个人。
  2、2010年7月10—16日,评审委员会进行初选及终选。
  3、2010年7月19—23日,在中国民族建筑网上公示评选结果。
  4、2010年7月28日,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期间举办颁奖仪式。
 
  七、参赛方式
  请参评单位与个人于2010年7月8日前将申报表及报送材料、光盘邮寄或直接送至组委会。
 
  “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奖”参选申报表
 
  编号:

申报单位名称
 
申报奖项名称
 
申报内容名称
 
报送单位
联系方式
地 址
 
邮 编
 
E-mail
 
电 话
 
   
 
负责人
 
移动电话
 
联系人
 
移动电话
 
内容介绍
 
申报单位盖章
                                                 

  备注:1、内容介绍栏目填满后,可另附后。2、本表填写完成后,传真或发邮件同样有效。
  回函:组织委员会 电话:010-68091169 68091955 传真:010-68091823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哈萨克阿肯对唱与中亚口承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波恩):会议议程
下一条: ·从澳门寻找智慧
   相关链接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
·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中国宝卷研究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中亚史诗”国际研讨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
·中外蒙古学学者共探“蒙古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举行
·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第四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方民族大学召开
·国家版权局举办民间文艺保护国际研讨会·中日非物质文化及其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举行
·“社会人类学的民俗视角”国际研讨会召开·“社会人类学的民俗视角”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德国柏林召开(7月9-11日)
·[吴晓东]越南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本网快讯]越南史诗国际研讨会在越南南方邦美蜀市举行
·深度与广度:从社会学角度看宗教·“比较神话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