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一位日本女博士与福建“水上吉普赛人”的情缘
  作者:林国瑞 刘永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1 | 点击数:6098
 


  中新社漳州一月三十一日电 题:一位日本女博士与福建“水上吉普赛人”的情缘

  一部反映福建东南沿海九龙江上“吉普赛人”传奇生活的史料性书籍,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书名为《即将逝去的船影》,是由中日学者联合撰写,成为研究闽南连家船民俗文化的最新成果。

  《即将逝去的船影》的作者之一藤川美代子,是日本神奈川大学博士生。二00六年九月,美代子到厦门大学留学,进修人类学与民族学。

  “二00七年一月的一天上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两位老师和厦门晚报总编辑带我到龙海市的石码渔村。渔村领导介绍说,石码渔村由历史上的十大‘渔船帮’组成,村里渔民的先辈世世代代划着渔船,连家带眷在九龙江上捕鱼,被称为‘连家船’。渔船长年累月漂泊水上,船上人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如今连家渔船逐年减少,仅存的不多。这个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和老师们商议,决定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石码渔村连家船渔民的生活实践和民俗风情作为研究课题。”美代子走进闽南连家船,与九龙江上“吉普赛人”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当年二月,初到渔村的美代子被安排住在老渔民活动中心楼上的一个空房间,开始了她的渔村生活,以美代子在日本学习的汉语基础,很难与渔民们那夹杂着闽南语的普通话交流,渔村领导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和编写渔业村文史资料的退休干部张石成介绍给美代子,客串她的“老师”。在张石成的帮助下,美代子慢慢收集到了许多关于渔村和连家船的故事及风俗。她还经常参加村里的庙会及各种风俗庆典,与渔民交流日益密切,生活得很开心。

  “在渔村呆久了,大部分渔民都认识我这个来自日本的‘查某人’(闽南语女人的统称),每次路上遇上我,就问我‘吃饱了没?’我也用闽南话回答‘吃饱了’或‘还没有’。”当然,最让美代子开心的是在这里她有了“中国爸爸和妈妈”。

  有一次,美代子正在观察连家船渔民生活,正好遇见了六十多岁的老渔民张地棍,她提出上船体验生活的想法,好客的老张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热情地招待了这位来自异国的女孩。此后,只要老张夫妇的渔船回港,就邀请美代子上船吃海鲜,美代子也常帮两位老人做些家务活,就这样美代子与老张夫妇慢慢的结下深厚情谊。生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的老张夫妇就萌生了认她作“契查某囝”(闽南语:干女儿)的念头,美代子欣然接受了这对异国父母。

  两年多来,美代子和老张夫妇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她常常跟着“契老爸”、“契老母”(闽南语:干爸、干妈)出海,学习抛锚、布网、捕捞、卖鱼、补网,同渔民父母一起在船甲板上吃饭,晚上同“契老母”挤在狭窄的住舱里睡,使用供船上人解手时使用的“鸭母”(闽南语:马桶)。二00八年,美代子还邀请了八位日本教授到老张夫妇家作客。

  二00九年九月,美代子完成了在厦门大学的所有课程,返回日本。“近三年来,我积累了大量‘水上吉普赛人’的资料,还拍下上万张渔村生活的照片,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美代子于二00九年十一月再次回龙海筹备出版《即将逝去的船影》。她表示希望今后能将其翻译成日语,在日本发行,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独具特色文化。

  “九龙江连家渔船和‘水上吉普赛人’作为一段历史,正在接近消逝,但这段历史是珍贵的不可复制的。作为九龙江上‘吉普赛人’的女儿,我将珍藏这段历史,在中国,在日本。”美代子说。(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1日 00:39

上一条: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将出版县卷本
下一条: ·苗族古代经典《苗族贾理》出版
   相关链接
·[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黄梅萍]民俗植物的形成与民众生活的联结
·[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