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朝戈金:给未来精神生活保存一份资源
——社科院民族文学所所长朝戈金谈格萨尔史诗传统
  作者:谢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6 | 点击数:7889
 

 

 

桑珠老人

年轻的艺人们聚会在青海湖边


  新闻背景 近日,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2009年9月26至28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斯)尔》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的、内容浩瀚的活态史诗传统,由我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史诗《格萨(斯)尔》以韵散文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斯)尔王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堪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堪称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作为格萨尔史诗传统两次申遗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口头传统研究专家朝戈金教授对格萨尔史诗传统有深入的了解,本报记者请其为读者详细解读了格萨尔史诗传统的细节及申遗始末。

  传承千年,人类口头艺术的奇迹和丰碑

  问:格萨尔史诗传统是由说唱艺人来演述的,但很多人并没有听过,对此并不了解,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传承千年?

  答:它是世界上今天所能见到的最长的活形态史诗,前一阵有媒体说它是唯一的活形态史诗,这是不太准确的,但是它是最长的。而且它在蒙古族和藏族的传承中达到的语言艺术水平非常高,言词很优雅,用语很丰富,音调铿锵,能极其鲜明生动地塑造人物。

  在仰望这些民众文化智慧的伟大丰碑的时候,我们心里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都是过眼烟云,文人学者写的一些东西可能过50年、100年以后不一定有人看,但是民间这种东西的生命力是难以想象的,有的已经传承千年。这种伟大的力量,来自于民众千百年来智慧的锻造和锤炼,是他们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凝结成的伟大的叙事传统。

  问:您曾经说格萨尔史诗传统是口头艺术的奇迹和丰碑,如何理解?今天在广大的流传区域,格萨尔史诗的流传是怎样的状况?

  答: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个民族在发明文字前,大量的信息交流都是用口传的形式,可惜很多东西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遗失了。历史上也有包容丰富的叙事史诗,比如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欧洲很多史诗传统,但它们多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步消失了。通过格萨尔史诗,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漫长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在文明的提升过程中,他们能创造什么样的语言奇迹。

  格萨尔史诗里蕴含着那样一种伟大的情怀,人类关于爱、关于平等、关于善和恶的表现等,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牧区,格萨尔的说唱仍然深入到了民间生活的深处,维持着史诗演述的生态。不过这种演唱形式与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语境有很大关系,而当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文明间的冲撞,标准化教育,现代传媒发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环境,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抢救和保护史诗传统的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2010-01-04 01:16

上一条: ·高丙中:奠定民族志的科学范式
下一条: ·萧放:“立春”吃春饼萝卜 “寡妇年”没科学依据
   相关链接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何城禁]南方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巴莫曲布嫫]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刚刚申遗成功的“送王船”,是一种怎样的民俗?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
·[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我国3项自然遗产地进入申遗预备名单
·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
·《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中国“藏医药浴法”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朝韩申遗合并,传统摔跤希日木列入非遗名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