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专家新解民俗文化与传承
  作者:李小峰 廖济堂   摄影/图:万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24 | 点击数:14730
 

  晚报时评     

  熊爱国:我们该留给后人怎样的新民俗?

  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用一段精彩语言揭示出民俗的本质:大海没有波涛,无以显示自己的声色。生活的世界是漫无涯际的大海,凭借民俗显露自己的形迹……民俗总是拖带着、裹挟着生活的世界,若隐若现地映照着几分生活世界的深邃与浩渺。

  有人总以为民俗就是传统的、过去的,并为一些民俗的消失而痛心疾首。珍惜和保护历史遗存当然很有必要,但具体到民俗上却应理性对待。从高丙中等专家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民俗其实是生活世界的表征和反映。既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民俗的新旧更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合时宜的会被淘汰,新的内容会补充进去。

  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民俗总是在传承中不断演变。先秦时期要杀鸡、杀狗祭门神;晋唐以后是挂桃符、贴门神辟邪驱鬼;明清则盛行以春联表达祝福和心愿;现代人贴“福”字、挂钱串。祭门神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但其中包含的祈福迎祥之意却一直没变。也就是说,民俗消失和改变的只是形式,并不会影响到其本质的精神内核。

  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流传下去,也就是后人眼里我们这一代人的民俗。比如上世纪90年代用贺年卡拜年、近年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拜年;比如过年全家人出门旅游、除夕夜上酒店吃年夜饭再回家看春晚……而后人则可以通过我们留给他们的民俗,来审视我们和我们的这个时代。

  虽然还有更多的新民俗可以列举,但我们还是必须承认: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简化,民俗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民俗正是能够让一个群落彼此认同的最经济的方式,人们在淡忘民俗的同时,也就是在慢慢淡化彼此的认同感,在慢慢疏远彼此情感和心灵的距离。所以无论是为我们自己还是为对后人负责起见,我们都应共同培养出更多优良的生活习惯,并努力使之稳定沉淀下来,形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城市可以流传的新民俗。

  

  民俗知识

  看看南昌有哪些民俗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南昌有哪些传统民俗?昨日,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向记者大致介绍了一些南昌民俗。

  年节民俗:南昌人对拜年非常讲究,民谚:“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初二女儿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初四一般不去别人家里拜年,初三南昌人是给已故的人祭年,只有中年女婿可给岳父、岳母拜年。

  待客民俗:南昌待客时有一个习俗叫“三个蛋一碗面”。有稀客进门的时候,先吃三个蛋一碗面,如果是贵客或是受宠的外甥进门,还要加上一个鸡腿。如果只以两个蛋待客,这是对客人的不尊敬。

  游艺民俗: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的采茶戏;玩法简单的西瓜棋:在地上画简单的棋盘,捡数枚石子,两方就可以对垒,施展攻防之术。

  婚礼民俗:婚房的门前要挂一面镜子和一个筛子,镜子辟邪,筛子过沥,天地之间好的东西通过筛子过沥到主人家,不好的东西又通过镜子挡回天地之间。厅堂的最上面摆着一张条案桌,桌上的左边摆放的是花瓶,右边是镜子,这就是“左瓶右镜”的说法。

  实习生 李小峰 记者 廖济堂 主力记者 万勍 图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昌晚报 2009-12-20 11:19:52

上一条: ·一段历史故事一种人伦温情 传统节日不再黯然失色
下一条: ·高丙中:奠定民族志的科学范式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