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曲阜电 (张巍)2009年11月8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类项目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孔子研究院等机构的相关专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共23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探索及科学研究解决一些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培训中,有关专家学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保护经验为案例,就民间文学、民俗保护中的意义、田野调查方法、保护规划等专题对学员进行了专项指导和培训。为使学员更为直观地掌握和了解保护工作特点,培训班特别邀请江苏省和浙江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专家介绍了本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在“民间文学、民俗类项目保护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讨论会”上,各省、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线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保护方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申报等有了直观的认识,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向,同时也了解了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1月17日07:54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