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至25日,由日本国家资助,日本民俗学家和中国民协有关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和日本的非物质文化及其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日本神奈川大学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研究部主任刘晓路,浙江省民协副主席王恬,上海大学副教授陈志勤博士,《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编辑冯莉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参与研讨。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共同主持了会议。
原日本民俗学会主席、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在开幕式上致词说,此次会议是对中日学者20年合作开展中国田野调查的总结。这个项目主要是以中国浙江省和江南地区的调查为主,20多年来,有很多中日学者参加了调查,并培养了中日年轻学者的田野经验。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民俗开始复兴和繁荣起来。这个时期调查内容主要是祠堂、族谱。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阶段中国的村落与日本农村以前发生的过疏化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村落中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现象少了。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主要围绕古村落街区的保护与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健全完善过程。这三个阶段的调查顺应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中国现在最大的课题非遗保护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所以,我们应该承前启后地进行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向云驹发表的《中国民间文艺:60年里“三大工程”》,梳理了从大跃进民歌到“三套民间文学集成”的普查,直至进入21世纪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指出,三大工程是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三次高潮,它见证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三个时代、三次高潮、三座高峰。王恬回顾和介绍了中日民俗考察项目20年的活动情况和体会。刘晓路介绍了中国民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保护行动”项目的情况。陈志勤博士发表题为《为了谁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她认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对象是“人”(人的文化),而不是“文化”本身,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冯莉以中国云南香格里拉县东巴传承为个案,探讨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传承人面临的尴尬与机遇。她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应尊重文化传承主体的意愿和权利,使他们在社区生活中自觉、自豪地传承文化。
东京大学菅丰教授以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后斗牛为例,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与人类发生关系才生成了价值。我们应该把民俗文化看成是“活着的民俗”,发现其中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们的意义,进而思考应用的策略。神奈川大学副教授津田先生比较了中日古建筑的建筑年代断定方面的差异。神奈川大学安室知教授结合衢州田野比较了中日田埂豆的栽培技术和民俗。他表示,日本梯田田埂豆的民俗利用技术已被重新认识,不仅具有了商品的价值,也带来了景观方面的变化;而中国的田埂豆栽培仍然保持,以后会怎样值得持续关注。筑波大学教授德丸亚木先生以日本山口县神乐的传承为例探讨了现代祭礼中民俗主体化的问题。他表示,民俗学目前有必要思考民俗对现代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它的继承、重组和创造可以为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起到怎样的作用。筑波大学副教授中野泰先生以韩国安城市个案为中心介绍了韩国木偶剧和无形文化财之间的关系。
向云驹在会议总结中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它是基于中日联合调查项目的成功。这个项目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材,出了大量成果,话题也与时代在成长。他感谢中日双方参会者带来了很多学术新信息和新成果。他指出,双方学者都有共同的理论诉求,也有很多学术的焦虑,在研讨中更多地体现了大家的责任,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发展趋势。特别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的幸福这一观点,很有学术价值。基于这一重大的学术目标,我们的非遗保护找到了出发点,这也是以后学科发展的重要出发点。
研讨会期间,中日学者一起参观考察了横滨和长野日本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小冯)
(本文刊于中国民协办公室编《协会动态》[2009]第56期)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网站 2009-11-20 11:54:1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