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材的开发——以扎龙中学乡土教材为例
扎龙中学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1公里处,是一所全日制农村普通中学,地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于1985年秋组建,现有教职员工25人,生源来自周边的6个自然村落。1988年,扎龙中学与扎龙保护区结成共建单位。1997年,扎龙中学成为“爱家乡德育教育基地”。学校依靠地缘优势,借助扎龙保护区为学校搭建的平台,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厚爱和指导。学校参与了众多国际环境教育项目,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编制了乡土教材,先后被国际湿地组织、国际鹤类基金会等组织列为“湿地实验学校”。
为了保护好扎龙这块湿地,保护好以鹤为代表的各种鸟类,从2004年起,学校就确定把环境保护作为乡土教材的主要内容。由学校教师自主编写的乡土教材《仙鹤升起的地方》自2005年3月起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的教育。教材涉及知识广泛,内容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将环境教育课程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实施。在初中一年级讲授《扎龙》教材,初中二年级讲授《仙鹤升起的地方》,一学期16课时,一学年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教材研发、讲授由环境教育科研小组负责,在教导处统一协调下逐步推进和调整。目前,学校还准备在下一步的环境教育乡土教材中引入职业教育的内容,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得当代人的发展。
以《仙鹤升起的地方》为例,从内容来看,教材分为前言、正文5章,共16课时。第一章是“我们的家乡”,主要介绍扎龙的地理位置、气候、各种自然资源以及扎龙地区现有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第二章“扎龙的历史和民俗文化”是本书的重点,主要介绍扎龙的传说、扎龙湿地的民俗文化,并讲述了为保护丹顶鹤而献出年轻生命的烈士徐秀娟的事迹;第三章是“扎龙湿地的民俗文化”,介绍扎龙的鹤类和鹤文化;第四章是“湿地的功能与价值”,系统地介绍了扎龙和扎龙以外的湿地知识、湿地的六大功能及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第五章是“扎龙湿地的环境问题”,通过对扎龙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教材结构设计看,该书通过6种形式将学习、思考、实践结合在一起,主要包括正文知识的讲授、课堂活动、实践活动、授课过程中穿插知识链接、学生自主建立资料库作为辅导材料,还将3首歌曲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其中两首歌曲是由扎龙中学教师自主编写的,学生学唱起来轻松简单,充满情感。
从教材特点来看,首先,该书具有综合性。鹤文化、满族文化、黑土文化、金源文化、北大荒文化、渤海国文化等知识的融入,使教材内容丰富、包容性大,与国家统编教材和课程内容有极大的差别。其次,具有实践性。乡土知识本身就是当地群众千百年来与自然打交道形成的智慧,时时流露着灵性。乡土教材用于教学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调查、访谈、讨论、观察等。第三,具有鲜活性。以《仙鹤升起的地方》为例,它虽然以文本方式呈现,但从内容上看并没有抹杀东北地区湿地文化鲜活的特性,书本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描写、鸟类生存状态的叙述、少数民族文化的描写以及对优秀人物的生动刻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力以及对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的关注。第四,具有本土性。《仙鹤升起的地方》通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将地方文化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本土性强,贴近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亲切,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学校教育一方面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扎龙中学的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回乡务农,成为本地的劳动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知识、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掌握劳动技能、有责任感的人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学校目前开设的满语课,可以为地方培养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的骨干力量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从个体角度来看,如果说家乡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栖息地,那么地方性知识就是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从群体角度来看,文化的家园是一个国家、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栖息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无论环境怎样变迁人们都难以忘怀故土,改变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在新的发展时期,乡土教材可以成为传承地方文化的载体,它使人们在向天空望去的同时也深深地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地方文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先验知识启迪着学生自由的天性。乡土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为地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载体,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和价值观,并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产劳动技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