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阶段中国的民俗学运动,应有自己明确的指导思想
1. 中国民俗学已走向自己的探索道路,应有自己明确的指导思想。
我们从前幼稚的时候,是跟在人家后面,看着外国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但我们现在是大人了,不是老要人拉着手走路的时代了,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主张。我们自己从事民俗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对象、材料是什么?采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才合适?采用到什么程度?这都要经过脑子去思索,要自觉。自觉同不自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有些人的学术活动都是不大自觉得,跟着人家,或者以前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一般的事情这样也许还可以,搞学问是高度理智的工作,不能随便盲从所谓的权威或只是依据习惯。
2.这种指导思想,就是建立具有自己特点的、为促进祖国文明而努力的一种科学(民俗学)
这个指导思想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要有自己民族特点的,不是人云亦云的;一种是为祖国的精神文化而努力的,不是为个人升官发财、拿点稿费什么的。
建立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民俗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态度。面对这些,我们的民俗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对研究对象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特点和要求的理论、方法。我们自己的民俗学理论是能够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在中国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对中国情况的认识和对外国理论的借鉴、吸收,我们应该有自信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科学。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学术传统和时代特点,也规定了我们民俗学研究是为促进祖国的文明发展而服务的。历史上我们的学术研究即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另外,民俗学之所以五四时期在中国兴起,也说明它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中是肩负着使命的。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积极探索社会、文化的变革道路,他们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精英文化已经失望,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劳动大众,企图在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在民众创造的新鲜、活泼的民间文化基础上,建设顺应世界潮流的中国文化。民俗学的兴起,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这种积极探索的一种努力。事实证明,民间文化具有着大量优秀的富于生命力的东西,可以成为我们面对世界的竞争和压力进行民族文化重构的重要资源。时至今日,我们仍面临着这一问题,我们的民俗学仍负有这一重要责任。
我拟的这个知道思想合适不合适,大家讨论讨论看。假如可以,我们就照着这个干吧。
(四)对外国有关学说、理论的学习、吸取、运用应以实心上述宗旨为原则——吸取乃至运用,目的在于强壮自己的学术事业,以利于达成预期的促进祖国精神文明的效果
我们现在学习外国的东西,不是为学而学,学了它能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很重要的。假如不能够,那就不一定花功夫去学它。学的时候不消化,生吞活剥,学了也不会做出什么好成绩。有的理论不很容易懂,如果是真正非懂不可的东西,那就得花大力量去学,反复地学,直到弄懂为止。
(五)我们的民俗学,是世界民俗学的一部分,但它具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别的国家民俗学的附庸或“派出所”。
现在中国的民俗学同外国的比起来当然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我们得承认,也应该努力赶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自主的地方。就像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比起那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落后的(至少在经济上是这样),但是它也是一个国家,有自己的独立性。我们的民俗学是世界民俗学中有自己特点的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要自己去做外国学术的附庸。这不是说不学习外国的东西,而是怎样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同时更好地去学习外国的东西。我们的学术不是英国、美国或日本哪一个国家的民俗学的“派出所”,我们是自己独立的,尽管我们的学科还处在发展中,还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境地。但是我们要有这种志气!
近年来,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某些知识分子失掉了民族自尊心。这是不应该地。民族自大狂是要不得的,民族自尊心是需要的。一个民族假若少了自尊心,便失去了创造的勇气和自信,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1996年
本文节选自《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原文刊于《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