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能不能申请非遗?我想至少不能列入‘濒危名录’。因为它太好吃了,太不‘濒危’了。”昨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特邀嘉宾朝戈金教授走上了在成都图书馆举行的金沙讲坛。在非遗节开幕前,这位非遗专家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知识,妙趣横生的语言,让蓉城市民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受益匪浅。
保护非遗很着急
朝戈金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蒙古族著名诗人、教授巴·布林贝赫。耳濡目染,朝戈金一直热爱文学,他在内蒙古大学的毕业论文是《斯巴达克斯与欧洲文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时也从事老舍研究。朝戈金学术研究方向的转变在于在各个牧区游历后深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
“我觉得现在做的研究再过十年八年做也没有关系,但是民间文化研究工作非立即做不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我知道哪些淳朴的乡间生活是什么样的,也知道哪些东西会迅速消失,需要赶紧进行抢救工作,我感觉很忧虑,很着急。所以又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把这个作为我的兴奋点。”如今,朝戈金已是非遗方面的权威专家,在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担任副主席,中国仅此一人。
非遗文化很濒危
“呼麦”是蒙古族一种近乎神奇的“双声”泛音咏唱技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昨日讲坛上,朝戈金特别邀请了一位蒙古族“呼麦”歌手现场给蓉城市民演唱展示。如果不是亲耳聆听,很难想象竟有如此神奇的歌唱,两种不同声部的旋律从一个人的喉咙里发出。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个不同声部其中一个永远保持着基音不变,另一个则是飘于基音上的悠扬旋律,让听众惊叹不已。
朝戈金感慨说,自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最大的感慨是民间有无数的天才,“非遗传承人的才能,他们各方面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让我们惊叹不已。我见过演唱《格萨尔》的民间艺人,他们即兴表演的才能、掌握语言的才能以及非凡的记忆力,都达到了人类文化和文明所能达到的仅见境界。”朝戈金透露,目前能掌握“呼麦”技巧的人还是很少,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传承人濒危的问题,这也是全球性的现象,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出了新规定,“原来是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现在分为两个名目,一个是代表作名目,一个是濒危名录,说明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许多项目濒危状态的迫切。”
朝戈金表示,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避免了走弯路。他介绍说,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有关规定,制度化地供养非遗传承人,给予他们经济上的保障、社会地位,同时要求他们有义务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给下一代。“实际上各个地方都在想办法,我看到内蒙古一些小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唱蒙古族的民间史诗,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朝戈金教授同时表示,目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也要注意避免非遗被商业化过度使用,甚至被错误使用。
非遗如何应对灾难
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球关注,而本届非遗节国际论坛也将“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了论坛主题。
朝戈金表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各种自然灾难是很长的时间无法摆脱的,建立应对灾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文化课题。本届论坛上世界各国专家也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灾难的关系,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需要如何保护这些传统文化遗产等课题进行讨论。我国也将就“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与与会各国交流保护经验,探讨构建保护机制。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本报记者 卫昕 杨永赤)
文章来源:金沙讲坛 200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