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9月12日电(记者 苏雁 通讯员 陆炜)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昨天在苏州举行。
今年会议暨论坛的主题是:总结交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和传习所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与会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的本质决定了单纯依靠政策性扶持达不到保护的目的。为确保活态的传承,必须从民众现实生活中汲取发展动力,将其置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寻找生产性保护的途径。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开幕式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指出了当前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乏文化自觉、忽视中华文脉的传承、过度性开发、科技成果利用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融入社会、融入民众。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保护的文化自觉,是做好保护工作的根本。
本次论坛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吴中区人民政府承办。
·延伸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在苏州举行
——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人民网-文化频道 2009年09月11日14:01
人民网苏州9月11日电 (记者 张健)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吴中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1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此次会议暨论坛的主题是:总结交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和传习所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湛技巧、高超智慧和杰出创造力。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影响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处于濒危状态,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年来,各地通过开展生产性保护,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活力,不仅促进了传统工艺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扩大就业,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周和平副部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指出了当前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乏文化自觉、忽视中华文脉的传承、过度性开发、科技成果利用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应充分认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论坛将持续至13日,参加此次座谈会暨论坛的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及非遗处(社文处)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以及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正在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代表约150人。在座谈会暨论坛上,与会代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和传习所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09-13 0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