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传承与影响: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华东六省一市社科联“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评述
  作者:黄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07 | 点击数:1458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区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地域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有关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究竟存在何种关联?其关联的价值又具有何种意义形态,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直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06年11月5日至10日,由华东六省一市社科联主办,浙江省社科联,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绍兴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社科联领导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共计80余人。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永昊主持了开幕式,并宣读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的贺信。开幕式结束后,会议举行了两场有关"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主题报告会,分别由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宣兆琦教授就"齐文化与区域文化研究及产业化的若干问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潘叔明教授就"作为区域文化之闽学的文化意义"、安徽大学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朱万曙教授就"徽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等作了主题报告。主题报告会结束后,会议围绕"不同区域文化特征的特性及其形成与传承"、"不同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不同区域文化与商人群体比较研究"三个专题展开了讨论。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对相关的问题作了热烈、充分而深入、细致的研讨,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作如下评述:

  一、关于区域文化的特性及其形成与传承

  按照人类文化学的基本观点,区域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空间的区域人文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其特点往往是作为文化原型(Cultural Prototype)发挥它的特殊作用。一般地说,"地域"或"区域"(Region)的概念,多半是古代沿袭或者约定俗成的历史地域。这种地域上的概念在形成当初,或许是精确的、清晰的,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的地理概念逐渐模糊,而文化上的意义则依然留存,并作为一种文化原型,一种区域性的文化"集体无意识",积淀在整体文化和该区域文化当中,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的生成及其发展,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讨论区域文化的特性及其形成与传承的问题时,会议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了讨论,形成以下基本的观点:

  (一)不同区域文化的生成及其特性的界定

  华东六省一市位于祖国东部区域,涵盖的区域文化主要有"吴越文化"、"江南文化"、"齐鲁文化"、"闽文化"、"徽文化"、"赣文化"和"海派文化"等。由于地域区位的不同,各区域文化的特性也呈现出诸多的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与此同时,各区域文化的内部结构,也还存在着相应的差异,例如,"吴文化"与"越文化"、"浙东文化"与"浙西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如何厘定不同区域文化的特性,与会代表以各自所在地的文化为例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山东省社科联向大会提交的《略论齐鲁文化的脉络、特质与影响》一文,就"齐鲁文化"的特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探讨,指出"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为璀璨夺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精神特质,并以自身的不断交融、创新、升华,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宣兆琦(山东理工大学)更进一步地对"齐文化"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齐文化自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始,至西汉武帝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止,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广袤、肥沃而又神奇的齐国大地上,孕育了诸如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司马穰苴、齐威王、邹忌、孙膑、扁鹊、田单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正是这些杰出与齐地劳动人民一起,开创了春秋首霸和战国称雄的丰功伟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应该说齐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积淀。"乔丽萍(山东临沂社科联)、朱西武(山东《临蒙社会科学》)还分别对"临蒙革命文化"的形成、特性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于地处东南沿海的闽文化特性,汪征鲁、薛菁(福建师范大学、福建闽江学院)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福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闽越族人'山处水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衍生出以山海相交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创造了闽越文化内陆性和海洋性相结合的文化特质。"陈支平、林枫(厦门大学)着重对"闽南文化"的特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闽南与台湾应当同属一个分区文化圈,即'闽南区域文化',或者可以将之称为'闽台区域文化'",具有"多源复合的人文性格"、"冒险打拼的进取精神"、"重视教育,文化学术事业"、"完善的家族组织和浓厚的乡土观念"和"杂乱无序的民间信仰"等特征。潘叔明(福建省社科院)从"闽学"体系的梳理当中,对"闽学"的文化意义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闽学是道学的一种",并指出"闽学是儒学的哲学完成",其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它是新儒学的主流","开启了当代新儒学与现代性相接",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闽学"是中国"近世化"的划时代文化现象,在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多重的。与福建相邻的"赣文化"(江西文化),来自江西的代表着重发掘了其商业文化价值。马雪松(江西省社科院)通过对江西传统商业发展轨迹的回顾,对江西商人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区域文化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四海为家、诚信为本、小富即安是江西商人在精神、理念层面的显著特征",这也从特定价值层面反映出了"赣文化"的某些本质特征。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则通过地域文化与江西传统商业盛衰的角度,审视了"赣文化"的一些基本特性。他依据母文化与子文化关系原理,指出了作为子文化的江西文化与作为母文化(中心文化)的中原文化的内在关联,认为"江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比其他许多地域文化更为一脉相承",从而"研究江西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中国的整体文化,或者说是在研究中国的主体文化",这也便是"赣文化"(江西文化)的特质所在。在明清兴盛的"徽文化",无疑也是会议研讨的重点。朱万曙(安徽大学)在"徽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主题报告中,对"徽州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周晓光(安徽师范大学)也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的维度,阐述了徽州文化的特性,认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具有延续性与阶段性统一、兼容性与独立性统一、学术性与社会性统一的三大区域表征。"程必定(安徽省社科联)则从徽州文化与徽商的兴衰角度,论述了徽州文化的创新特质与历史局限。

  一般来说,"江南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以南的广袤区域,而狭义的江南则主要指今天的江、浙、沪地区。而今天的江、浙、沪区域,又常常被称为"长三角"区域。钟家瑞(浙江海洋学院)分析了"长三角"文化特点和现状,认为"长三角"文化具有"开放性"、"海洋性"的特质,并从文化哲学角度提出了"长三角经济--文化生态圈"的构建思路。徐志平(嘉兴教育学院)剖析了以嘉兴为代表的江南文化,认为江南文化具有"儒雅与激越"、"精致与大气"、"守持与开放"的两重性特点。花建(上海社科院)则着重分析了"海派文化"的文脉和时代创新问题,认为"海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传承了一百多年来工商业大都市的精神文脉,又根据城市面对的现实挑战,不断创新,并且把创意转化成为实际的产业发展成就和城市文化成果,与此同时,海派文化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不断开发新的内涵与业态,从而在上海走向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展示了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南京文化"和"扬州文化",来自江苏的两位学者程彩霞(江苏省社科联)、朱福烓(扬州学派研究会)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讨。陈越(绍兴文理学院)以"剑"与"书"作为论述点,探讨了"越文化"的基本模式,认为"从'剑文化'到'书文化'的转型,决定了越文化较之其他地域文化更明显的'张力'特征。"潘起造(宁波市委党校)也认为:"古越文化中那种自强不息、励志图强的人文精神是浙东学术文化经世务实精神的根基,而从与湖湘文化的比较中可见浙东学术文化的'经世主义'更具有注重经济民生的倾向,从与岭南文化的比较中也能见浙东学术文化'经世主义'在追求思想'自得'中的特点和局限。"杨太辛(浙江省委党校)则从区域文化角度探讨了"浙东学术"精神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指出"从南宋浙东学派到明清浙东学术的基本精神是求真务实,经世致用。浙东学术精神的特色是:道欲通方,业须专一;学有宗旨,不守门户;严于去伪,慎于纠偏;临文主敬,论古必恕;真修实悟,崇尚性情;砥砺气节,重视践履。浙东学术精神构成要素是:血气(情)--刚健动进,狂狷中和;知虑(知)--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意)--胸怀天下,爱国利民。"徐定宝(宁波大学)则对"浙东文化"的理论基础与当代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浙东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王国银(湖州师范学院)对"湖州文化"的传统特色进行了剖析,认为"湖州文化是一种内在超越性文化,侧重于向内心探 求,以完善人格为目的,重情感、重愉乐、崇优雅、尚伦理、缺少求真、创新、刚毅、外求、进取之精神。"胡晓慧(温州市社科院)着重从温州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和温州人的文化性格等多重维度对"温州文化"进行了探讨。陈守文、何向荣、俞美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刘基文化"为中心,论述了"温州模式"谋变的区域文化根源。

  此外,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内蒙古学者吴团英(内蒙古社科院),王光文(内蒙古大学)对"草原文化"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吴团英对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崇尚自然"、"践行自由"、"英雄崇拜"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特性,并对构建草原文化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叶岗(绍兴文理学院)对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发生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理论性的观点,即认为"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生,各地域文化必然要经历一个'互渗-统一',乃至局部消亡的过程,但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将会永远存在。"高利华(绍兴文理学院)以"异量之美"为题,提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地理上的分布,构成了形式文化区之间的异量之美。文化的求异,既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起点,也是地域文化研究得以持续发展的魅力所在"的观点,从而对不同区域文化生成及其特性问题进行了理论高度的概括。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术中华 2007-02-0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全国《格萨(斯)尔》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下一条: ·在探寻中发扬在传承中创新:历届河套文化研讨会(2005-2009)综述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