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全国《格萨(斯)尔》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作者:次仁罗布 玉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3 | 点击数:4255
 


  8月28日上午,全国《格萨(斯)尔》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来自全国《格萨(斯)尔》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经验成果,为促进《格萨(斯)尔》抢救与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玉英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她说,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的特殊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区文化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格萨尔》史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乃至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格萨尔》史诗的抢救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去年,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在自治区社科院调研时,就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藏学研究工作以及《格萨尔》的保护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近30年来,我区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积极开展全区性的民间艺人普查等各项抢救研究工作。目前,《格萨尔》旧版本及实物登记、搜集抢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格萨尔艺人说唱本》的整理出版工作稳步推进,专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崔玉英指出,做好《格萨尔》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对世界文学史的重要贡献。今年,中央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随即,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些重大举措,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宝贵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形成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力争《格萨尔》研究工作走在世界前列。同时,要做好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欣赏、热爱、共享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力回击达赖集团的“西藏文化毁灭论”。

  研讨会上,来自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还进行了现场表演。

  据悉,近30年来,我区先后发现、搜集抢救50多种史诗风物传说、10件史诗实物、74部55种史诗旧版本和手抄本。已录制艺人说唱故事100多部、4000多盘磁带。其中,笔录成文90部,整理出版书籍40余部。目前,我区正在整理出版《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扎巴说唱本》和《优秀民间艺人说唱本》。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09年08月29日 10: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下一条: ·传承与影响: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相关链接
·[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何城禁]南方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
·[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东主才让 还科多杰]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解析
·[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
·[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
·《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乌·纳钦]史诗演述的常态与非常态:作为语境的前事件及其阐析
·[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丹珍草]《格萨尔》文本的多样性流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