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苏绣传承人姚建萍收首批有美术功底的弟子
  作者:郭斐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5822
 


  中新网苏州8月6日电 题:苏绣传承人姚建萍收首批有美术功底的弟子

  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在苏州木渎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举行带徒仪式,吴中区职教中心的5位美术装潢专业的学生成为她的弟子。值得一提的是,这5位是被誉为“苏绣皇后”的姚建萍收的第一批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他们将在艺术馆“闭门”三年,潜心学艺,在刺绣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传承苏绣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

  尽管苏绣是“四大名绣”之一,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是,掌握好这门技艺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也需要学习者投入很多精力。目前,大多数苏州女孩都不再学习刺绣,只有在刺绣研究所和刺绣工作室中还有一些绣娘坚持着这门手艺,年轻的绣娘少之又少。

  艺术馆也招聘过大学生,但刺绣投入周期长、见效慢,愿意留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姚建萍说,从事刺绣行业,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起挫折、经得起诱惑,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做到。

  小伙热爱刺绣拜师求学

  今年6月,吴中区职教中心组织学生到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参观,美术装潢专业的学生马斌琪一下子就被精致的刺绣艺术品迷住了,想要拜师学艺。马斌琪是此次招收徒弟中唯一的男孩子,“从小就看到奶奶、妈妈刺绣,自己偶尔也会去试试”,马斌琪说,一直很喜欢刺绣,当看到姚老师的作品后,想要拜师学艺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自古以来,在刺绣行业取得成功的男‘绣娘’有很多,我一定会除去浮躁,向姚老师学习,成为像她一样的刺绣大师。”马斌琪的主动拜师,让正为寻找刺绣新人而发愁的姚建萍非常高兴,与职教中心联系后,发现另外几位学生也有拜师之意,双方皆大欢喜。

  美术功底对刺绣有优势

  这5位学生是姚建萍老师收的第一批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也是第一次收徒举行正式仪式。姚建萍表示,苏绣需要一定美术功底,比如绣人物肖像,必须要有光感,把握光影、明暗关系,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有立体感。“苏绣发展至今,已经从简单的刺绣工艺转变成刺绣艺术,更多地融入了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

  20多年来,姚建萍带过100多位徒弟,她发现,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教起来非常累,他们的刺绣作品始终摆脱不了“匠气”。据刺绣艺术馆工作人员吴老师介绍,之前的徒弟多为当地女孩子,文化层次不高。在长辈的熏陶下有一定刺绣基础,但在美术方面完全没有基础。“这批学生是美术装潢专业,对色彩比较敏感,也懂设计,应该能把握好物体的立体感和视觉走向等。”(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06日 23: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八闽千姿:急待保护的泉州土楼
下一条: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址在京选定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马桂纯]苏绣艺术的传承与生产性保护研究·[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涂慷]大美工匠·[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席建立]消褪不了的常州梳篦魅力·[王翘楚]“重生”的兔子王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崔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