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埠地文化塑造上海市民人格精神
上海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即优点与缺点瑕瑜互见,两头非常突出:既热情,又务实;脑子活络,适应能力很强,精于盘算谋划,做事负责认真;缺点则是过于表面,虚荣心强,格局不大,有时候又很胆小怕事。
上海开埠以来160多年,中西文化冲突在政治、军事、经济、哲学、伦理、风俗等各个环节全面爆发。对中国传统社会构成巨大冲击波,也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上海市民的心灵。开埠地文化对上海市民人格精神的塑造,历经从传统向现代的巨大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热情务实的社交习俗
热情和宽容,曾经是上海人社交习俗中最引以为豪的特征;这个特征既得自于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传承,也来源于上海人源结构的特殊构成。天南海北、三江五湖汇聚一处的城市人口结构,为多种文化的渗透、并存和交流融合创造了很多机会,也极大地增强了上海人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高度社会化都市化的机器生产、商品经营和文化传播、生活消费等活动,又改变着移民们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特性和心态。
由于没有久远的历史包袱,多元文化不定于一尊,上海人文化和精神意识深处,凡事以西方风气为先,由此而成为生活行事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审美和价值取向上也要尽可能地和西方接近。另外,朝朝暮暮艰难打拼赢得一点好处也不容易,所以就很难和不相干的外人分享,于是,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子,对于没有进入自己圈子的事物,总是持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和抗拒。这也形成了上海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即优点与缺点瑕瑜互见,两头非常突出:既热情,又务实;脑子既很活络,适应能力很强,精于盘算谋划,做事负责认真,甚至在没有多大把握时也敢于冒险;缺点则是过于表面,虚荣心强,格局不大,有时候又很胆小怕事。
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几代移民的累积和嬗变,一种热情大度、开朗豁达的上海人的社交观念和习俗便形成了,它和那种较多地依赖于血缘地缘等各种亲情关系而构成的传统社交形态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和表现方式。人们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传统习惯,又经过相互吸收和交流尽量使之调适,甚至在相互挑剔指责的场合,上海人也有特定的词汇,诸如“朋友,帮帮忙”、“朋友,不要太……”等等,以肯定或否定的结构表达相反的意思,调侃之间,终究不失一种大度心态的流露。
2、精明活络的生活意识
上海人的精明活络表现在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上海实行凭“小菜卡”计划供应粮食蔬菜的方法克服物质匮乏,兼顾社会公平。而一家著名大报的“市场版”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开设着《巧珍当家》的栏目,向市民介绍勤俭持家的生活经验。在近乎严酷的计划经济生活模式下,以“巧珍”为代表的上海人,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有条不紊,并且充满生活情趣。
上海最早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口号。“门槛精”来源于刻苦的学习和对于未来的洞见,若想改善自己的境遇和人生,没有别的办法,路在脚下,刻苦学习。所以,许多上海青年也许对国际大事说不出一二三四,但是若要说起如何进外企,捕捉生意的前途,或者如何通过“托福”、“雅思”获得留学签证诀窍,他保准谈得头头是道,信息掌控得异常完备。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法则,造就了上海人骨子里的“精明”。
3、注重自我与人格独立
由于是移民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上海,人与人之间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很容易发生混淆的地带,养成了上海人特有的待人接物之道——注重自我,人格独立,大家互相给个“面子”。
上海的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第一要务是教他们“会做人”、“有教养”。“做人”首先要注重自我;“教养”则是注意仪表和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这种教育确实匠心独具、很有特色。由这种交往准则所形成的交往习俗,以及造就的上海市民性格,在全中国可说是独树一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上海人,已养成交往谨慎、注重自我,又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生活方式,不想和别人随便沾上关系。
4、独具个性的上海男女
在上海话里,“拎得清”是一个含义极为丰富的词语。所谓“拎得清”,就是熟谙各种游戏规则,其核心观念当然是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也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它的价值内核可能是小气,但不贪婪;它表现为一种精明气,但不阴险毒辣;它是具有自我诉求的,可以说有点自私,但不会损人,因为损人的结果,会殃及自己利益。在这种“拎得清”氛围下成长的上海男人和女人,活得既辛苦,也潇洒。他们追逐梦想,紧跟潮流,精明过人,干练勤快,享受生活而不被生活所束缚的生活方式,正是在他们的眼界、才华、知识、修养、财富达到一定层次后自然而然的展现。
上海人“拎得清”的市民意识建立在商业文化的通行规则基础之上,这种以信誉为基础的公共关系传统造就了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上海男女。这可视为上海作为商业都市得以繁荣与发展的前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和讯网 2009年07月25日08:5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