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云南民族大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记者 赵志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0 | 点击数:11444
 

 

云南民族大学朝气蓬勃的各族学生。 云南民族大学宣传部供图 

 
  7月27日至3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作为会议的承办方之一,云南民族大学不仅组织了6个跨国学术专题组参加此次大会,开办主题讲座,还将负责代表的食宿,筹办少数民族篝火打跳晚会。从一所民族干部培训学校到学科体系健全的综合性大学,58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专业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等院校发展之路。


  从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向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过渡

  1949年1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给中共西北局的电报中作出这样的指示:“要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在随后的两年内,5所以“民族学院”冠名的学校先后宣告成立,云南民族学院(2003年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便是其中之一。

  1951年8月1日,云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次日,《云南日报》即发表了题为《必须十分重视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社论,称云南民族学院“是云南省大量培养兄弟民族干部的一个重要的新型的教育机构”。这个专为“大量培养兄弟民族干部”而创立的学校,从建校伊始便紧密围绕其办学方针,积极配合中央及云南省委的中心工作,从民族地区招收大批民族上层人士和进步青年,办起了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训练班和民族上层培训班。在建校后的6年间,边疆民族地区急需什么人才,云南民族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共培养各族学员近6000人,及时解决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来源问题,这些学员在回到家乡后大多成为当地的民族工作骨干。

  1956年,随着全国第二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云南民族学院也开始了对专业教育的初步探索。在1956年底学院制定的发展纲要里,云南民族学院提出要在其后的12年中,从主要开办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训练班,逐步向培养少数民族政治、语文、历史、文艺等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56年,云南民族学院设立了少数民族语文部,先后开设了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景颇语、傈僳语、哈尼语、拉祜语6个班,1958年又开设了佤语班,1959年开办了3年制文艺班和预科班,学校教学逐步由对干部实施政策、文化培训向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过渡,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1964年全校又毕业学员4000人。

  然而,这些积极、有益的专业教育探索却被接踵而至的各种政治运动打乱了步伐。“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学院甚至一度陷于被撤销、停办的境地。“文革”结束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民族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云南民族学院随之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以民族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

  进入新时期以来,云南民族大学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多层次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教育结构,实现了向正规大学本科专业教育的转型。1977年,云南民族大学开办4年制本科教育,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云南民族大学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2006年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入云南省高校改革试点单位。如今,云南民族大学有20个学院(部),1个联合博士点、3个博士授权建设点、5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健全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1999年和2005年,云南民族大学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这是对云南民族大学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的充分肯定。在58年的办学实践中,云南民族大学努力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办学的特殊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概而言之,就是“一个宗旨、三个面向、三个结合”,即“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云南民族地区,面向云南各少数民族,面向各民族学生;坚持与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少数民族人才成长规律的实际相结合。”

  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云南民族大学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走出了一条紧紧围绕云南民族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云南民族大学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等学科,特别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建设和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学校现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等5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民族学本科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主要依托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人文学院、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等科研与教学机构,设有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理论等9个研究室,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拍摄与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中心。此外,云南省委统战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也为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据介绍,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在彰显民族学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和民族艺术研习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启动了民族传统医药研发基地建设,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室被列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智能化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云南省高校工程中心,云南民族大学与云南白药集团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被列为省级基地。

  系统强化民族人才培养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多年来坚持开办云南省7个少数民族语种本科专业,并建成云南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申报已通过论证;申报的“东南亚语种群”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4年的发展,实现了云南民族大学在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上零的突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社会学等4个专业被列为第三批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打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咨询基地。成立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聘请著名民族学家、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为民族研究首席科学家,恢复出版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学报》;经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批准的全国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挂牌成立;云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获得授牌;云南省委统战部还授牌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

  建设民族艺术研习基地。坚持艺术类专业的本土化教学,与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和福特基金会合作办学,致力于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艺术;多次组队参加云南省和国内外重要的演出活动,并曾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进一步扩大了云南民族艺术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积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专门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对此,云南民族大学及时调整和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一方面积极改造传统专业,不断增强适应性;另一方面,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设立新专业。与此同时,云南民族大学还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专业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学科专业群。如:民族文化学院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民族语言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抢救和保存云南省的10余种濒危语言;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开设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5个本科专业,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达80%以上;民族艺术学院推行本土化民族艺术教学,将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学校着重进行云南民族文化资料库和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传习基地建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7-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柯玲]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下一条: ·新疆大学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建民族民俗实习基地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预备通知
·聚焦非遗教育,共探非遗学科建设之路·[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