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学融进音乐
晨枫
静静地欣赏着由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出版的《咸水谣》,默默地吟诵着每一首歌曲的歌词,我的内心在一次次悄然地收获着感动。仅就歌词而论,这批作品已具有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凸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
作为语言艺术的歌词,要在百字的篇幅里去传达人们对大千世界里某种事物的感受,首先要求的是作者对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能力。我们无从知晓《咸水谣》中的12首歌词是作者从多少选题与草稿中最后遴选出来的,但我们却明白,作者所面对的是名城中山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山水风物以及代代延续的世态民俗,没有深入浅出的思考、提炼,就不可能完成由面到点的艺术历程,从而形成作品。例如《沧海桑田》意味着要去写岁月流逝、世事变迁,这显然是一个不易下笔的难题,但作者却用了12行词句就完成了课题:
没见过当年雨打飘蓬浪无边/只见到如今春风吹过绿延绵/爷爷不知今天事/只在枕上把梦圆//想象着当年船歌如诉声声叹/耳听着如今赛龙夺锦庆丰年/爷爷没有我潇洒/点染田圈似画笺//沧海桑田/沧海桑田/祖辈不泯的心愿/儿孙幸福的家园/你说再过一百年/家乡又是何容颜。
尽管个别词语还可推敲,但作者只是通过简短的语言便把在星移斗转、岁月倥偬中不断变迁的世事与物异人非的感受自然地传达给了人们,这不能不令我们为之钦佩。
细心的人们不可能不注意到,在《咸水谣》的歌词里,无论是近似诗歌的《三月红》、《水乡人家》、《十万桃花》,还是近似民谣体的《金斗湾》、《哭嫁歌新唱》等等,作者对歌词文学元素的高剂量注入是其共同的特点,而这正是这批作品能够在当今难计其数的歌词中脱俗出众的潜因所在。
(作者系著名词作家)
名城中山的另一种精彩
陈彬斌
“生长在大沙田,喝下的水也咸。就是这个好味道,养我祖辈千百年。耕种在大沙田,流出的汗水咸,就是这个好味道,熟了家乡万亩田。”
当这首以《咸水谣》为名的歌曲响起,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其中不少音乐元素居然能够追寻到几百年以前甚至更久。近日,经过长时间的搜集、整理、消化和创作,12首取材广东中山咸水歌的歌曲汇辑出版。咸水歌这个最早可追溯至南宋、鼎盛于明末清初、在广东沿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咸水歌也因此成为其发祥地中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的一个亮点。
“哪有大沙田,哪有咸水歌”,咸水歌的产生与海水冲刷形成的一望无际的大沙田密切相关,与沿海河网交织的渔民生活密不可分。有人说,至今还能够从咸水歌的旋律中感觉到桨影水声的节奏。据钟敬文老先生考证,咸水歌“亦曰咸水叹,又名后船歌,是疍民歌谣的一种”。疍民就是指千年以来岭南沿海一带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在波浪起伏之间,古老的疍民相互以歌对答,渐成风俗,每逢佳节,更是聚舟而歌。由于岭南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今天能见到的较早记载多见于明末清初,如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有诗云:“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浆过滘。”因为地处河海交汇之处,咸咸的海水在海潮的鼓动下倒流入河,因名咸水歌。
咸水歌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广泛传唱,“文革”十年被禁。及至80年代后,在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抢救下,咸水歌终于又断续响起,但已是后继乏人。
中山名噪海内,主要因其是孙中山先生家乡。如何在发展孙中山文化的同时,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当代中山的文化建设,一直是矢志建设文化名城的中山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咸水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原名香山的中山最早是孤悬在伶仃洋中的一个小岛,是疍民生活往来最多之地,咸水歌也正是以此为中心产生和传播的。
然而,千余年生活在水上的疍民早就弃舟登岸了,失去了存在空间的咸水歌不断走向衰微,几成绝响。经过中山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以坦洲镇为中心,逐步建立起对咸水歌的保护机制和体系,2006年,咸水歌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活气息的咸水歌歌词和旋律不仅被保存下来,还作为咸水歌重生的基础。
“咸水给人的是宽阔感,淡水给人的是亲切感。”2006年,在第10期《人民文学》上,郑集思在其叙述家乡的文章《咸淡伶仃洋》中这样写道。正是他和来自东北的音乐家崔臻和,在一贯催人奋进的南海咸潮巨浪中,用开阔的视野和历经千百年的音乐元素,勾勒出了今天咸水人家的生活,反映了中山近几十年的巨大变化。
咸水歌在中山的再次响起并传播四方,也反映了作为文化名城的中山,正在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引人的面容展示自己的魅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9-06-28 07:5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