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首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开讲
  作者:中国社科院民文所口传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11 | 点击数:6188
 

 

约翰•弗里教授   郭翠潇 摄

    2009年6月9日上午,由我所举办的“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第一学术报告厅正式揭开序幕,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主持开讲仪式。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约翰•弗里教授(Prof. John Miles Foley)以“口头传统:对多样性的理解”为题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约翰•弗里教授的演讲围绕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理论演进、观察模型(口头演述、音声文本、往昔的音声和书面口头传统)、研究方法,通过演证阿尔巴尼亚口头律法、北美斯莱姆诗歌、古希腊史诗、撒丁人的穆特图诗歌、巴斯克人的即兴演唱诗bertsolaritza,古英语“凯德蒙诗颂”,以及来自南斯拉夫口头传统中的史诗(穆斯林和基督教)、抒情诗或妇女歌、治疗咒歌、家谱、挽歌和民间故事等实例,在展示口头传统多样性及其宽广谱型的同时,说明了“多样性中的统一”,着重讨论了口头传统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及其表现形态,进而强调了这一多样性的现实要求研究方法及其参照系的多样性。最后,弗里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创作的新“谚语”,以便大家和公众社会了解并记住口头传统的基本运作方式和特征。

  下午2时,弗里教授开始了讲习班的第二讲——“口头传统与互联网”。通过人类最早、最广泛的交流媒介──口头传统(OT)与最新近的交流媒介──网络技术(IT)之间的类比,他指出,二者的运作都必须通过实际世界的网络来实现;各自的技术手段里都包括了多重作者、多重观众和多重演述/操演三个因素;二者还都包含了多重路径或多重可能的关联系统,这使演述者/操演者和受众有了多重选择的可能。这些特征使得口头传统和互联网区别于文本及其技术(TT)。接着,弗里教授展示了口头传统与网络技术的一些相似的运作手段,介绍了《口头传统》学刊的数字化成果及其电子版本的使用方法,演示了一部口头史诗的电子版本,还谈到了密苏里大学e研究中心“路径项目(Pathways Project)”的进展情况。  

 

讲习班现场  郭翠潇 摄

  本届讲习班的学员逾80人,由来自社科院民文所、文学所、院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等近20所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组成。学员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看法,与弗里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届讲习班将持续到6月18日,接下来的学术报告会将由朝戈金所长和来自康奈尔大学古典学系的阿伦·菲利普·泰特博士(Dr. Aaron Phillip Tate),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塔亚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的阿库乌雾(罗庆春) 教授,以及本所学者尹虎彬研究员就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口头史诗研究学术史与方法论、蒙古族史诗歌手研究、口头传统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母语文学、口头诗歌与田野作业等主题继续展开讨论。随后泰特博士还将在本所继续开设“口头诗学:青年人文学术系列讲座”。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09-06-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IEL国际口传讲习班:注册人员名单
下一条: ·[讲座]仲富兰:上海的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冯文开]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冯文开]史诗研究七十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从历史走向未来 延续民族史诗文化血脉·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8年人才引进招聘公告·[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图像、叙事及演述”在京举行·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图像、叙事及演述:课程表(更新)
·[巴莫曲布嫫]格雷戈里·纳吉·朝戈金:《史诗学论集》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开栏语·《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巴莫曲布嫫]劳里·航柯 ·朝戈金研究员招收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