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到底该如何普及?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更多文化内涵
粽子节快乐!昨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但许多中小学生见面的第一句祝福语却用粽子来代替。
27日,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就中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九成以上学生的心中,吃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全部内容。
如何过端午知之甚少
这项调查在我市字水中学、朝阳中学等5所中学的1000多名初中学生中进行。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学生们显得并不含糊,都表示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吃粽子则是为了“让屈原的尸体在河里不被鱼吃掉,所以把粽子丢在河里”。
但对于如何去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学生们则表现出困惑来。他们能列举出的过节内容少得可怜,90%以上的学生只能列举出吃粽子、划龙舟这两样,挂陈艾、喝雄黄酒等少数几种课本上见过的方式,也很少有学生能答出来。
在调查中,对于“你希望怎么过端午节”这个问题,有65%的学生回答说:“吃粽子,在家和父母一起过节”;17%的学生回答:“可以出去到处游玩”;还有14%的学生回答:“希望多放几天假,少布置点作业”。
端午有更多文化内涵
“学生们对端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书本知识上,对过端午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却很模糊。”华夏国学研究院院长黄明超先生说,从收到的1000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有一定了解,但明显是来自于课本,在生活中难以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黄明超说:“端午节可以放假,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吃粽子,是孩子们喜欢端午节的主要原因,但端午节绝不应该只是这些内容,这个流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年人也嫌过节单调
其实不只是中小学生对端午节的感受停留在粽子上,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同样如此。
“一早起来上网,看到韩国人进行端午祭的新闻,心里感到酸酸的。”家住江北长安丽都1-21-3的黄先生说,“人家过传统节日,有盛大的仪式和丰富的内容,而我们的节日,现在连划龙舟都很难看得到了,大家到商场去买点包装精美的粽子就算是过节。”
36岁的王开玲女士老家在四川达州,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是这样过端午节的:一早起来母亲就会给她手上系上一条五彩线,再挂上一个香包,然后和小伙伴一起上山摘指甲花,将手指涂得红红的。那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菖艾,下午去河边看赛龙舟,晚上回家妈妈熬艾草水给她洗澡。“现在想起来都暖暖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东西似乎都难以实现了。”
记者 汤寒锋
端午节申遗下半年有结果
今年端午节还有一层不同意义——以屈原故里湖北省为主体,我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全面展开,今年下半年就将有结果。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昨天采访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
江清和称,现在相关的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下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评审,并公布结果。据悉,端午节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节日习俗的内容,比如端午节挂艾叶,挂菖蒲;祭祀等方面的习俗,以及体育游戏竞技的活动。
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是“中国端午节”,内容实际上是由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据中广网
我有话要说
吴坤埔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这种状况怪不得学生们,主要还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出了问题,学生们对于端午节粗浅的认识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老师、家长,甚至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有更深刻的价值指向,而不是流于形式。端午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表明了国家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但如何恢复端午节的历史传统应当引起关注,不然则难免沦为粽子节。
田冰冰 重庆巴蜀小学教师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民族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端午也是如此,我们把眼光越过花样繁多的粽子,稍稍留意挖掘,就可以重寻节日的趣味和文化的味道。比如,可以在家人聚会的时候,讲讲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故事,孩子与父母共同包粽子,蒸粽子,吃粽子,全家一起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再举办一次“端午家庭赛诗会”,节日巧安排,自然会增加儿童对民俗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来源《重庆晚报》)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05-29 09:41:4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