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学校教育;民俗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7)02-0097-06
随着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举国上下对我们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文化现象开始密切关注。我们在庆贺首批五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的同时,更应思考怎么去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属于民俗文化范畴,笔者以为,培养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文化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一、我国民俗教育的现状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存在,是人类特殊的伴生物。社会中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在他们身上,都烙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俗印记。一般而言,民俗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行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活世态生活相。民俗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构制中,民俗处在最底层,如同尚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的意识团。在人类社会结构里,它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以两栖型的形式,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许正因为如此,民俗很少被有意识地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中,而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依靠民间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形成的民间传统文化。
但是,传统往往也有“难传”的时候,外族入侵、国内战争以及所谓的“文化革命”就曾使某些传统失传,许多优秀传统今天只能见于典籍、方志等文献了。那些被当做“四旧”破除、砸烂的有不少是平淡的绚烂。改革开放以后,西风再次东吹,人们不得不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一次深深反思,于是有识之士惊呼: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已经到了濒危的境地!一个民族突然有了找不着根的忧虑,这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的党和政府也在反思我们民族的文化前途。党的“十六大”发出了“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号召。这一号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事业的发展。自此,学校教育中也更为关注民族文化教育。这不仅表现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的不断被强化,也表现在不少省份开始意识到地方文化以及区域民俗风情对于现代教育的特殊意义。一些省市或学校开始编写某一区域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教材;有些学校着手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一些民俗文化内容。但如果把这个行动称之为“民俗教育”的话,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地位不明确。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已在关注素质教育,但终因须过升学考试关的压力,课时计划的限制,以及各个学校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应景甚至作秀的层次上。民俗教育无疑应该纳入“素质”的范围,但因为大多是“应景”,因此即使在设有民俗类课程的学校里,民俗课程也往往跟其他次要课程一样被随意取舍、占用,成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素质教育实绩的一种形式。能真正认识到民俗教育课程的育人素质地位的很少。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的民俗学学科点之外),民俗教育大多呈现杂乱无序状态。几乎没有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教育部门虽然也意识到学校教育在传承民俗文化上的特定作用,但因为忙于应试,尚无余暇抽调专门力量从事民俗课程建设的研究和设计。
第二,课程内容真伪混杂。因目前尚无一支专业的民俗教育师资队伍,从事民俗教育者自身的民俗理念尚待更新,素养尚待提高,民俗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内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再如,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无知、愚昧、荒谬等等陋俗成分,这在已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学生当中,很容易造成对民俗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
第三,水平参差不齐。全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民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学校民俗教育的水平却不一定同步。有些省市喊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启动了不少文化“工程”,却遗忘了学校教育这个重要阵地。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也很严重: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民俗文化教育仅限于二十几所高校所设的民俗学学科点,而这些学科点也才刚刚开始尝试开设中国民俗通识课程。原本应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系统开设的民俗教育课程,却在前期缺少基本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先在大学设起学科点。更有一些学校的民俗学学科点属于乘风上马之类,尚无深厚的学科基础。从接受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来看,我国的民俗教育的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民俗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也不平衡,甚至表现出反常“倒挂”。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为了我国的民俗学科稳固地发展,我们的民俗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
总之,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民俗教育缺乏调研,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而为现实也为将来、为今人也为子孙,民俗教育不可或缺,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已是刻不容缓。
二、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
民俗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俗教育和生活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的民俗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的家庭、族群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实施:长幼一起活动机会较多,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之中,孩子学会、领悟到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现在的家庭模式和教育模式早已不同于从前:大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从3岁入幼儿园,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他们失落了众多亲身感受民俗的机会,与民俗生活越来越疏远,以至对重要民俗事象不甚了了或一知半解。从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看来,在文化教育链条上,现行的学校教育中有必要补上缺失了的人生这一课,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因“先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将文化传承纳入学校教育环节之中,既是适时之需,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理由如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