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仅有的父系遗传基因的白马人传统文化亟需加强保护
  作者:刘薛梅 韩若楠 刘启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2 | 点击数:5374
 

  中新网兰州5月22日电 (记者 刘薛梅 韩若楠 刘启舒)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保存了近两千年之久,拥有父系遗传基因的白马人传统文化,今天亟需加强保护。

  陇南白马人文化研究者邱正保此前向记者介绍,每年的腊月初八,白马人便燃起篝火,唱歌跳舞至翌年的正月十七。最具特色的“面具舞”在白马语中称作“池哥昼”,它是以原始祖先部落图腾扮演、化装、唱祀的,是文县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民族祭祀舞蹈。

  据悉,白马人在传承语言过程中遗失了许多,有很多的语言会说,却不知道要表达的意思,目前陇南文县能传承语言的老人仅有四位,年青白马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随着老年白马艺人的相继离世,白马文化面临着失传和灭绝。

  去年年底,陇南成立了白马人民族文化研究会,抢救和保护白马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挖掘和保护白马人的音乐,白马人文化研究者曹旭近期创作了《白马人》、《白马人欢迎你》等歌曲。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李辉曾引用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白马藏族人有着Y 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 型,是中国仅有的父系遗传基因中棕色人种占压倒多数的种族。

  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是白马藏族最大的聚居乡。目前,在文县铁楼藏族乡,白马藏族仅有三千多人。

  另悉,铁楼藏族乡白马藏家山寨全村九十一户昨日在送科技、送文化、送医疗活动中,每户都获得了文县电信局赠送的一部手机。

  “青青的松柏只有长在大森林里,才能枝繁叶茂耸入云天;藏家儿女只有走出大山,才能走上扎喜得勒的幸福大道……”文县石鸡坝乡浪藏山村村民日前在重建的藏家山寨,高唱酒歌庆贺地震后重建的新房。(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5月22日 15:45

上一条: ·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33项活动邀市民参与
下一条: ·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中国各地将举办丰富的纪念活动
   相关链接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刘阳]“文”与“艺”:兔儿神形象的地方生产·[李才景]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岷州宝卷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雨婷]锦绣鞠艺·[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杨煜坤]困境与超越:“轻文明”图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境况思考
·[任积泉]新时代背景下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张敏]甘肃泾川武社火仪式过程与功能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