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年轻人:传统戏曲的终结者?
  作者:陈祥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5-12 | 点击数:12917
 


  【核心提示】在近日举行的国际戏曲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都特别提到年轻人正在逐渐远离传统艺术,这种状况是戏曲等传统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这种状况在具有戏剧传统的日本和韩国也非常突出,然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当地学者和剧团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代传统戏曲的年轻观众,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让戏剧走近年轻一代

  黄仕忠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戏剧本来就是民间艺术,尤其是一些地方戏剧,本来就与当地的方言和文化相连。原来的剧团多在乡村和小县城演出,靠不断演出来生存和发展,只有顶尖的剧团才能进驻大城市。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即使在现在,戏剧的艺术位置都被拔得过高了,似乎要成为与交响乐和歌剧一样的精英艺术。这样,戏剧被养起来了,逐渐脱离了市场和大部分观众。因此,戏剧回到民间,回归观众,是它获得市场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大量的民间的演出也会培养新一代的观众。

  其次要让年轻人重新喜欢戏剧,首先要让他们对这些东西有所了解,有所接触。中山大学的岭南剧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少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到那里学唱京剧和昆曲,形成了很好的氛围。岭南剧社排演的《断桥》一剧还获得广东第九届业余京剧汇演一等奖。

  在当下,并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够一统天下,换言之,任何一种艺术能否获得属于自己的观众都有机会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一方面,要让戏剧重新成为 “第一艺术”,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是一种虚妄的想法。而在另一极端,有些人认为既然传承如此困难,那就干脆不保护了,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这样,戏剧就沦为博物馆艺术也有可能——只能从录像资料里欣赏它的风采了。

 

  乡村是传统艺术的家

  田仲一成(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日本在6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乡村的年轻人都涌入城市,乡村的传统便维持不下去了。而日本是乡村文化的社会,要保住传统文化必须要保住乡村的传统。传统戏曲来源于祭祀,所以传承民间艺术活动得先保留祭祀活动。年轻人不回来,祭祀活动越来越衰落,甚至于许多乡村都看不到这类传统活动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上世纪20、30年代,日本开始了民俗学研究。后来,这门学科逐渐兴旺起来,自己的研究对象却消失了。学者们在乡下看不到祭祀活动,研究也无法进行。从60、70年代起,日本政府认为没有传统的社会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想尽办法恢复传统。但我们有一部分传统艺术还是消失了,不能恢复了。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成立保重会。日本一共有40个县,下面还有市、乡、镇等。各级政府出资,把乡村里的比较年轻的人召集起来,组成一个个保重会。农业活动结束后,他们就开始排练和表演传统戏剧,很多大学生、外国人都赶去乡村参观,非常隆重。

  不过,现在日本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留在乡村的男人找不到妻子,不结婚自然也不会有孩子——留在乡村的人,对祭祀活动比较熟悉。但10年以后怎么样呢?戏剧的传承最基本的办法就是教育下一代,可是没有下一代就没办法了。

 

  新一代在创造自己的传统

  稻叶明子(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

  要让年轻人去全面继承传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总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只能把一个孩子放在山里,不让他上学,也不让他看电视、电影。在这种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让师傅天天教他唱传统的戏曲,他还有可能学得原汁原味。但是即使表演者不变,观众总是在变化的。就拿陕西华县的皮影戏来说,如果要保存下去的话,观众要有保证。以前的观众现在已经老了。买得起门票的年轻人有了很多新的娱乐方式,不爱听皮影戏了。

  为了适应新的观众,皮影戏也进行了很多改革,缩短了表演时间,增加了一些打斗场面。尽管如此,年轻人还是看不下去。他们看了半个小时,影子动都不动,光一个老师傅在那里唱,很不耐烦。现在我们在剧场里看的皮影,影子不仅会打斗,还会抽烟,还会喷火,但皮影戏最珍贵的口传音乐部分已经消失了。这种 “21世纪的皮影戏”,看的人和演的人都是年轻人,他们不是在继承传统,他们是在创造自己新的传统。

 

  韩国人把传承当作享受

  梁会锡(韩国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们没有像中国这种比较发达的粤剧、京剧等传统戏剧,我们主要是讲唱艺术,也就是说唱艺术。你们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称为“无形文化财 ”。虽然名称不同,但大家都一样非常注重对这些古老艺术形式的保护,政府和民间都有一些专门组织来做这个工作。特别是韩国民间有许多业余爱好者,他们喜欢自己的传统文化,于是自己组织一个小团体,自己出钱来为保护“无形文化财”当义工。这些人一般有自己的工作,用业余时间来保护文化遗产。说是保护,其实是享受。你看,我们的说唱艺术,这么好的东西,为它作宣传,并且自己也唱一唱,这是最大的享受。因为韩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一直比较重视保护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如果传统艺术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就会失去生命力,也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参与。不管是艺人还是观众,年轻人都不多,韩国的年轻人和中国的一样,喜欢漫画、电影和游戏。

  对戏剧传承的几种态度:

  呼吁派:

  要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待

  普及派:

  积极向年轻人传播普及传统戏剧的美

  改造派:

  在传统戏剧中加入年轻人熟悉和喜爱的元素

  创新派:

  原封不动地保存传统,再根据现实生活创造新的戏剧。

        (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新浪网 2006年04月09日08:2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下一条: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 汉风韩韵共流长
   相关链接
·[曹冰青]传统戏曲资源创新性发展路径·[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推动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
·戏曲艺术,传技艺更要传精神·“新乐府”走近年轻观众:传统戏曲也可以这样“打开”
·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中国宝卷研究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预备通知
·“《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中亚史诗”国际研讨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
·中外蒙古学学者共探“蒙古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举行
·中国首部药戏剧本《药绘图》现身河北·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
·第四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方民族大学召开·关于举办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的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