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上海成立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记者 吴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9 | 点击数:6981
 


       新华网上海5月17日电(记者 吴宇)记者在17日举行的“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世博论坛上获悉,作为全国首个石库门研究机构,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实行理事会管理制,研究中心法人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担任。

       阮仪三说,成立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在于搭建石库门研究的长期平台,召集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石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适度市场开发途径等课题,进一步提升上海“石库门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使“石库门”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品牌形象,为石库门文化与商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与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同步,上海石库门网站正式面世。这一网站将塑造“石库门”网络视觉形象,展示石库门独特魅力,建立多方参与的石库门交流平台。

       石库门建筑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高峰期,上海石库门建筑曾达9000多处,占当时上海住宅总面积的六成以上。2009年3月20日,卢湾区完成了“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专家评审程序。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认为,石库门建筑体现了上海融会中西、海纳百川、善于创新、热爱生活的国际大都市城市精神,传承石库门文化就是弘扬上海的城市精神,也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紧密相连。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年05月17日 16:20:5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京民俗博物馆5.18活动
下一条: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示 收多种遗漏善本
   相关链接
·[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