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四川省民协:大力保护地震灾区的民间文化
  作者:冉茂金 余宁 邓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2 | 点击数:4483
 


  汶川大地震使扎根在地震重灾区地域的羌族文化遭受了重创。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文化和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这很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此后继无人,羌族文化面临灭绝威胁。这不仅是对羌族文化,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打击,是对民族生命的打击。针对羌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境,抢救羌族文化成为文化界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而对于四川文艺界,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更是文化重建中的重要方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民协秘书长孟燕。 

  孟燕介绍道,地震后,中国民协等单位迅速展开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的编写工作,四川省民协积极配合这项工作,组织四川省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参与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的审读工作。《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出版后,中国民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捐赠仪式。而在四川,四川省文联和四川省民协联合四川省教育厅也举行了捐赠仪式,通过教育系统把《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直接送到了阿坝、绵阳地区。由于书籍浅显易懂,使得羌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很大的兴趣。

  为了真实准确地记录羌族文化在地震之后的情况,在四川省文联的领导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四川省摄影家协会联合组建了一支由羌族文化研究家、摄影家、民俗专家等组成的《羌·悲壮的辉煌》摄制组。孟燕介绍说,2008年9月20日,《羌·悲壮的辉煌》摄制组在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茂成的带领下,穿越震中汶川,奔赴在各个羌寨之间,进行实地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全力寻找通晓羌族文化的传承人,为延续和强化羌族文脉而努力。

  四川省民协还积极支持西南民族大学的志愿者展开震后羌族文化调查工作。孟燕说,在2008年7月到8月之间,在四川省民协的支持下,由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志愿者先后到汶川、茂县、理县等羌族文化受到重创的地域进行调查,推出了《濒危羌文化》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40万字,200多幅图片,涉及到羌族歌曲、村寨、文化传承人等内容。报告还针对每一个村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重建的意见。《濒危羌文化》将作为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抢救保护工程暨保护羌族文化工作基地的成果,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羌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览”。此外,四川省民协还协助中国民协编辑了《羌族口头文化遗产集成》和《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羌族卷》。为了编辑《羌族口头文化遗产集成》,四川省民协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羌族口头文化的资料。在收集资料时发现了一本关于羌族口头文化的手抄本,其中有关于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的很详细的内容,有很多端公的唱词,这本手抄本大大丰富了《羌族口头文化遗产集成》的内容。而为了编辑好《中国服饰文化集成·羌族卷》,四川省民协组织专家到羌族地区对羌族的服饰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了丰富的材料。

  四川不仅是羌族文化的集中地域,还拥有我国著名的年画产地绵竹。绵竹是地震的重灾区。在汶川大地震中,绵竹年画遭受了重创。孟燕说,这个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艺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带领专家们深入到绵竹灾区对年画的受损失情况进行调查,这一切推动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的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的编撰工作启动于四五年前,地震之后,各方面对编撰工作更加重视,因此,四川省民协在中国民协的指导下,加快了编撰工作的速度。今年1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正式出版,并把书籍送到了绵竹。这是目前收集最全、体例最科学、影响最大的一本关于绵竹年画的书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的出版对于震后绵竹的文化建设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成果。(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5月12日 15: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清华获该校校友捐赠的2100枚战国时期竹简
下一条: ·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奖评奖活动的通知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目录·“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
·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