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大地震后,除了修建羌寨,羌文化中“软”的东西——— 羌绣、舞蹈等,也被及时拯救。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记者在北川擂鼓镇采访,处处感受到了羌文化的魅力。
杨华武:组建羌族民间艺术团
大地震让没有文字,靠口传心授、活体传承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沉重打击。幸存下来的“能人”,招兵买马,加速组建民间艺术团,掀起羌文化拯救行动。
杨华武是位村支书,今年46岁,曾在北川县搞过“舞龙寨羌族民俗旅游”,认识了很多表演人才。地震之后,他挨个给他们打电话,把分散在成都、重庆及绵阳各地的表演人才召了回来。慢慢地,他的艺术团成了震后羌族文化重新聚合的一面旗帜。不过,拯救羌族文化过程中也有不少困难,尤其是资金不足。杨华武说,团里一共43人,其中38人经常出去演出。场地一年租金十几万元。团里一个月工资4万多元,加上购置其他物品,往往到最后囊中羞涩,甚至入不敷出。“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杨华武一直为自己的行动感到自豪,“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周围人,羌文化是看得见听得着的,以此感染更多的人来传承和保护羌族文化。”
王官全:禹羌祭祀皮鼓舞传承人
擂鼓镇中心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人跳沙朗(锅庄)。领头的人叫王官全,今年已经57岁,是禹羌祭祀皮鼓舞传承人。
地震中羌族文化受到重创,文物被毁,文字资料被掩埋损坏,更有一些文化学者、民间艺人在地震中遇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官全深切地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擂鼓镇政府组织下,他成立了禹羌文化中心,开办舞蹈培训班和羌绣培训班,拯救羌文化。
王官全介绍,地震让他们一下子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现在跳舞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动作不是那么准确,但这个氛围很重要。“充分地挖掘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向民间推广是我的责任。”(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本报特派记者 曹雷)
文章来源:新浪网 2009年05月08日04:20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