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清明游产品变化大 少了肃穆多了快乐
  作者:娄和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4465
 

 
◆ 核心提示

    既然特色线路“叫好不叫座”,那就回归简单吧。
今年清明节“小黄金周”,只打“休闲牌”成了众多旅行社不约而同的选择。


    预计游客增两成 长短线未见涨钱

    “小黄金周”清明节不远了,省内各旅行社已纷纷推出新产品。

    记者从省内各大旅行社获悉,清明期间,中短途旅游仍是各旅游企业比拼的重点;团队机票将在5折以下,各方向的线路价格浮动不大,与平日相当;产品以休闲游主打,近郊游、自助游预计火热。

    山东嘉华文化国旅、济南国信旅行社、山东旅行社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实行小假期的第二年,游客清明出游的计划,较去年更显成熟理性:节前 20多天,旅行社就接到大量的游客咨询电话。受经济形势影响,百姓更倾向于经济实惠的中短途游。

    各旅行社预计,清明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将比去年同比增加 20% 左右。而北京、河南、江苏等周边省份和省内旅游景点,成为省内各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的重点。

    产品“花样”少了 “休闲”多了

    去年清明节,省内不少旅行社推出了祭祖寻根游、缅怀先烈游等特色线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今年,这些旅行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 特色” 。

    “叫好不叫座,只能放弃。”济南国信旅行社副总经理李圣娥无奈地说。去年,该旅行社推出了10多条清明专项特色游线路,如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游、黄帝陵祭祖游、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游等。“费了不少气力,收客却寥寥无几。我们统计了一下,清明期间,这类专项特色线路吸引的游客,仅占旅行社接待游客总量的10% ,绝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了传统的踏青游。”

    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张明也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感受。他认为,旅游本身是为了放松心情,而祭祖、缅怀先烈则庄重严肃,两者相斥,较难融合。

    省内几家大旅行社负责人认为,清明小假期,轻松快乐的春日踏青游更受市场欢迎,打“放松休闲牌”,回归简单的踏青游,反而成了今年各旅行社“不约而同”的选择。

    清明游,肃穆之后回归快乐

    “不能简单地嫁接,更不能生硬地拼凑,而是需要在承继内涵基础上的创新。”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佳梅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文章可做。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认为,传统的清明节有三层含义:一是踏青;二是植树;三才是通常说的祭奠先人。而古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去郊游、 荡秋千、踢球,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他认为,这对当下清明节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一种启示:祭奠的庄重与郊游的欢娱,平衡而互补。旅游产品,若只单单追求庄重而遗忘快乐,或只纯粹快乐而忘却纪念,都不契合清明的精神本质,更难以获得游客的认可。

    “百姓对清明节的认知,也需要旅游企业的引导。”张明认为,从长远看,旅游企业应保留一些清明祭祀游产品,逐步引导公众旅游消费取向,而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需。 (娄和军)(完)

(新闻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山东旅游新闻网 2009-3-24 10:19: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挖掘文化内涵 契合大众心理
下一条: ·文化传承还是商业炒作?
   相关链接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萧放: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
·古人如何过清明·[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预告║ 清明,拥抱春天的节日(CCTV-10 科教频道,2018年4月5日18:55)
·[张隽波]清明节:现代节日体系构建的先行者·[严昊]吉祥思维在清明民俗文化时空中的嬗变
·[冯志洁]江南蚕桑区清明卜叶习俗·[默音]七月半谈“甲马”
·[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杨秀]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
·[王加华]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3)·[张裕]厚养薄祭或是“事死如生”?
·[萧放]天时与人时的融通: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侯仰军]孝在清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