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35名中学生成龙舟说唱“新丁”
——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传承人近90人
  作者:刘嘉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5 | 点击数:5374
 





通过在中小学开设培训班,龙舟说唱这门国家级非遗项目,在顺德杏坛已有了传承人近90名。
本报记者卢慧明摄



     本报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说唱传承者队伍再添“新丁”。昨天,顺德区杏坛镇文化站站长邓家声向记者透露,继在杏坛麦村小学开展龙舟说唱培训后,杏坛中学又有35名中学生接受了培训,并能登台表演。据悉,这两所学校只是一个试点,杏坛还将有计划地在其他中小学普及龙舟说唱教育。

     老一辈龙舟说唱艺人已不多

     2005年,这门已拥有26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几乎面临绝境。

     当年,在该门艺术最为昌盛的杏坛镇,能够熟练掌握这门艺术的只有6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快70岁了。据邓家声介绍,以前,唱龙舟的民间艺人大多为糊口而辗转街头卖艺,以讨点利是钱。而现在,年轻一辈有学识、有能力,无需再继承这门技艺。“在人们看来,说唱龙舟只是比要饭稍微好一点而已。”邓家声实话实说。

     2005年年底,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龙舟说唱”赫然在列,其难以估量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得到了肯定。

     2006年,杏坛“民俗民间艺术培训基地”正式挂牌运作,龙舟说唱作为一个主打项目首先开班,约30人成为了第一批学员。“经过这两年的学习,这批学员已经基本掌握了要领。”邓家声说,2008年,伍于筹与尤学尧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舟说唱传承人,更是给了学员们极大的鼓舞,两位老人也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去。

     “如果没有做这些传承工作,这门艺术肯定会逐渐失传。”邓家声告诉记者,去年6月,伍于筹因病去世,现在国家级的传承人仅剩尤老一人,掌握这门艺术的老一辈艺人总共也只有5人,对这门艺术的传承也更加紧迫。

     35名中学生成“说唱新丁”

     据介绍,龙舟说唱培训班虽然吸引了约30名爱好者踊跃报名,但绝大部分已年过半百,其中年纪最轻的也在40岁以上。

     “如果不能吸引到年轻人,一门艺术很难兴旺发达起来。”为此,杏坛选择了让龙舟说唱这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从2006年底开始,该镇首先在麦村小学挑选了20多名小学生进行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批小学生龙舟说唱者都已经能说会唱,现在其中有部分学生也已经升上初中,并将龙舟说唱带到了所在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小“FANS”。

     邓家声说文化站还选择了杏坛中学作为另外一块“试验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办了“龙舟说唱兴趣班”,并筛选35名中学生成为第一批学员。“感觉龙舟说唱很酷,比黑人说唱音乐有深度多了。”学员阿康说。而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这35名学员已经能上台进行表演。

     创作新词曲紧跟时代潮流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杏坛龙舟说唱的传承者队伍已经有了近90人的规模。“所以我们也成立了龙舟说唱协会”。据悉,为了便于教学需要和传承,协会很注意进行唱词创作,为“龙舟说唱”注入新的元素。目前,协会成员共创作了超过30首龙舟说唱新词。在刚刚开展培训的杏坛中学里,协会成员也很注意培养同学们的创作能力。据介绍,学生们的创作都充满了时代气息,“现在孩子们创作了《抗震救灾》、《迎奥运》、《校庆颂》等新词”,杏坛中学有关负责人说,孩子们的创作还不是很成熟,在写出这些唱词后,协会还专门组织人员补充完善。而为了让中学生们更多地接受这项艺术,在形式上,目前也已在龙舟说唱的基础上新开发了龙舟表演唱和龙舟小品等多种。

     目前,不只是龙舟说唱,众多民间艺术都同样面临失传的境地,在杏坛,舞龙、舞狮、锣鼓柜、划彩船等民俗艺术虽然拥有一定的民间基础,但基本都是靠活动养人,老艺人带新手,杏坛或已对其中部分项目开始进行培训,如,锣鼓柜就已搞过一期培训,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或已计划将这些艺术形式一一列入“民俗民间培训基地”的培训内容,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使各种民俗民间艺术薪火相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新浪 2009年03月05日07:45

上一条: ·沈阳“非遗”列入学校教材计划 学生可学舞学剪纸
下一条: ·知名作家冯骥才呼吁节日文化应纳入中小学教育
   相关链接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马梦莹]广东地母信仰初步调查
·[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
·[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
·[彭伟文]“都鄙一体”的广东社会·[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
·[蒋明智 何海祺]顺德龙母信仰源流·[周书云]顺德“饮灯酒”节庆地方性变迁探究
·[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