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五日电 题: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吹糖人、铰面花、木雕金作、制茶酿造……正在此间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百余位民间艺人现场亮绝活儿,引来络绎不绝的观众。然而,在热闹风光的背后却潜藏着保护者们的隐忧。
记者从刚刚在此间结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听到不少民俗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九种非遗保护措施中,除了记忆、存档等之外,还有一条“发展和振兴”,生产性保护就是这一条的体现。但这种保护方式主要适用于手工技艺,并非所有非遗类别都可以照搬。
“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说,但如何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性又不至于“流失”其核心技术和人文蕴涵,是生产性方式保护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称,许多地方领导一听“利用”很高兴,但何为“合理利用”,则很难界定;由于各个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不同,有的适合成规模开发,有的不适合。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也表示,在“合理利用”时,“产业化”的提法要慎重。“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做抽水马桶,每个抽水马桶都不一样,是灾难;但做紫砂壶,每把壶都一样,也是灾难。”
“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徐艺乙说,产业化要求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生产正好相悖。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往往会受到供求关系影响,从而出现过度开发甚至完全背离手工技艺原貌的生产行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邱春林就痛心地说,有些白族扎染生产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已经将原本的天然植物染料换成了化工染料,以至于生产基地内充斥着难闻的化工原料味道。
徐艺乙亦认为以市场业绩来衡量非遗技艺保护成功与否不妥,他以传统红木家具的生产为例,“传统红木家具讲究质地精良、技艺精湛,一辈人用完了,下一辈人还能接着用。这种生产性保护,企业产量虽然低,却达到与现代家具生产同样的经济效益”。
乌丙安则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管理,同时应有专项管理条例来保障实施,维护代表性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和权益,维护手工技艺传承机制,严加防范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2月15日 16:4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