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也好,《道德经》也好,《论语》也好,要不断地根据时代的需要去重塑。其实,不同的时候,读同一本书,领悟的是不一样的,甚至于不同心境下读同一本书时领悟也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是不同的时代了。我们现在能够读懂《易经》,因为有了二进制,有了遗传学,我们读《易经》的符号跟没有那些东西的时候肯定不一样,这个就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在人文理念方面是一样的,我们说到共产主义,你就可以想到儒家的大同世界,你很自然地就这么联系起来了。你有了其他的主义你就又联系另外一个,就是这样一个的意思。所以历史是要重塑的,传统是要重塑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尊重传统,创造未来!”谢谢大家。
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造就了一批公众人物。
提问:
我不主张保持,也不主张保护,我的主张就是说你创造新的文明,并不是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我是很明确的。这个文明如果不能为创造新文明服务的话,那就是没有价值的。
问:请问您怎么评价这几年的《易经》热?
董光璧:《易经》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对我们民族传统来说是一种尊重的表现;不好的一面就是说比较乱,就是把《易经》看作一种算命的书或者活动,这差别很大,会误导我们的生活。
问:您所讲的创造新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那您觉得西方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融合得多呢,还是互相博弈得多?
董光璧:从总体上看,我们是被西方工商文化冲击的,冲击到什么程度?从头到脚,除了嘴巴上说的语言以外,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西化的,这个是事实。融合的东西我认为是不多的。如果我们做融合的工作,我们就可能创造新文明,我们不做融合工作,我们就会模仿西方,我们就会同化于西方的工商文化。
问:您觉得应该更多去接受西方的文明,还是更多保持自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董光璧:我不主张保持,也不主张保护,我的主张就是说你创造新的文明,并不是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我是很明确的。这个文明如果不能为创造新文明服务的话,那就是没有价值的。从1840年以来,用150年我们解决一个问题——融入了世界,我们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意味着我们是世界政治大国之一。我们第二个一百年的任务也就是说,从1945年抗日战争以后到2050年,这一百年我们要争取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邓小平同志给我们说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个看来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科学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现在对世界科学的贡献,大概只有万分之几,人口是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可你对世界的科学贡献只有万分之几。我们的国际论文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几,百分之几里引用率比较高的也就百分之几,两个百分之几一乘就变成万分之几了,这样的贡献是不可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因为科学是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对世界科学的贡献达到四分之一,我们就是合格的一个科学大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8-11-27 06: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