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光明讲坛]董光璧:互联网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董光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4 | 点击数:22847
 

  奥地利——美国物理学家和文化学家卡普拉发现道家的生态智慧,出版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物理学之道》,他靠这本书的版税建立了一个研究所,支持他的研究事业。我们现在不是什么都讲生态嘛,甚至马克思都讲到了。比利时科学史家萨顿,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待东方的文化,强调科学未来发展的人性化方向,现代的科学不够人性化,科学要人性化,并认为新的启示可能会并且一定会来自东方。这是他深入研究的一种领悟,但我们也不能轻视,他不是随便说话的人,是认真研究问题的人。再有一个是李约瑟,大家比较熟悉,他并不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而是认为道家思想中保存着内在的而未充分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最终要导致现代科学。就是说,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现代科学是有可能把这种内在的未诞生的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起来的。这是他的一种猜测,也是他的一种领悟,但并不是事实。你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去努力的。能不能做出来,那历史将来会告诉我们。

  安徽巢湖首家经行政部门批准的国学馆——文渊国学馆开学,学生正在黑板前背诵《弟子规》。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与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是相契合的,不单纯是全球脑的自由人的增长。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讲,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大家看了这段话,再来想想我们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一些思想,是很有意思的。可惜今天我们没有时间详细地讨论这些问题。

  所以,我最后希望大家要尊重传统,要有一种尊重传统的自觉。不要因为我们现在落后就怪祖宗,那你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能怪父母吗?现在科学落后都怪孔子和老子,是没有道理的。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祖先十全十美,遗留下来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都是很好的,不是这个意思。儿不嫌母丑,你老批评祖宗你还有信心吗?你还能前进吗?你还能够去创造新文明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好多的先人做了很多工作,梁漱溟出版《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张君劢等人发表《为中国文化警告世界人士宣言》,都是很有名的。还有许嘉璐等人的《甲申文化宣言》也是讲这个问题,这是2004年的事情。再有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以适应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老已经不在了。大家很关心传统文化问题,曾经就为什么近代科学不在中国萌芽问题有一个讨论会,当时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我也参加了。当时杨振宁先生也在。当时选这个现场会场太小了,临时换了一个大会场,大会场还是挤不下。可以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关心传统的还是大有人在,还是有热情的。对待传统,爱因斯坦主张重塑,用理性重塑传统。他说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8-11-27 06:06:08

上一条: ·刘魁立:从传统节日到法定假日
下一条: ·[亚洲文化论坛第40讲]吕正惠:从当代台湾文学的历史想象谈“历史感与文学研究”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