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化使命
事物的这种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塑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能被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被我们遗忘掉。
——爱因斯坦
人们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还没有人从互联网这个角度说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的改变。著名的搜索网站谷歌要把我们国家图书馆都搬到网上去,我们当然不会同意的,我们一个国家,怎么会把自己的文化资源交给它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资源至少在这帮人里边,建设互联网的这些人的心目当中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包括通路、终端和信息,它真正的制高点就在这个信息,也就是说网络的内容这一块。你要解决路由的问题也好,解决终端的界面问题也好,这种技术是容易的,但是如果要建立一个全人类的知识库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绝不是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所能做到的,必须是全世界的人一起来做,而且世世代代地做下去才能做好。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从两种文化融合的意义上,也就是说工业文明后边的未来的文明,一定要通过工业工商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产生,冲突已经几百年了,还没有融合出一种新的文明。这是一个战略的认识,而不是战术上批判的继承。我们要从战略考虑,因为这是产生未来文明的必要条件。
昨天晚上,香港电台说中国文化是可耻的文化,这是一个认识。如果是这样一种认识,觉得他说的在战术层面,他举很多的例子是对的,但在战略层面上肯定是错的。以小处理对大处理就是错的,不管中华文化有多少缺点,它必然是创造未来文明的必要条件,不管这个文明创造出什么样的文明,它也必然是那两种文化融合才能产生。
作为创造未来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中国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世界稀有的战略资源。这一点应该非常重视才对。没有多少延续下来的几千年的文明,有的是在创造新文明过程当中被吸收进去了。那么,现在比较注意的就是阿拉伯文明和儒道的文明。
中华的文化是儒道互补的传统,其共性凝结在《周易》的传承中,主要就是天人合一观。刚才,主持人问我讲不讲《易经》,我说讲一点。《易经》怎么评价,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不太好说,但是说《周易》凝结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共同的东西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易传》,是《周易》思想表达的基本文本,这个文本就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思想的归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这个话我觉得我们应该很认真地对待和思考。我们也不能在对这样一个概念理解有分歧或者理解不清楚的时候,轻易地抛弃它。如果说它是对中国思想的归宿,也是对人类的贡献,那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了。“天人合一”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同时又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而且代表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它既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从天人关系出发,思考宇宙和人生的问题。这样的一个文化传统,它到底在科学文明的时代饰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有没有发展的前途?我说,在科学成为文明基础的时代,任何传统都要经受科学的论证。
中国文化传统是经受住了现代科学的论证的。我举一些例子让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看一看,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莱布尼兹发现易图的二进制特征,这是17、18世纪发现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发现《易经》筮法中蕴涵的同步原理,一种不同于因果原理的普遍联系法则,并以它为其分析心理学的基石。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这个东西很复杂,我们也弄不懂。还有一个德国的医生叫申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他发现生物遗传密码表与六十四卦的对应问题。这是不是新的创造?不是,但至少可以说是我们古老的《易经》符号系统,是可以用现代科学去理解的,而不是说已经神秘到现代的科学思想都不能理解的程度。至于说这种对应会不会对科学有所发展,现在的研究还没有人做到这一点。我们当然也不能说有了《易经》就有了原子弹,就有了遗传学,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比如说你有二进制,你有了遗传学,我们用这个去理解我们的《易经》,它还是有关系的。它不是完全脱离现代科学的一种东西,或者说现代科技不可理解的东西。像丹麦理论物理学家玻尔认为中国的太极图是他的量子力学互补原理的最好象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8-11-27 06: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