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福”字:正贴倒贴都是福
  作者:张西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5 | 点击数:5146
 


   春节将至,许多人喜欢在家中倒贴“福”字。对此,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异议。冯骥才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尤其是大门板上。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端庄大方。(1月24日新华社电)

    冯骥才先生引经据典、释字解义地提出大门上不宜倒贴福字,自然是正确的。其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历史文化的研究造诣,有口皆碑;其对社会和民众的格外关注及正确引导,令人肃然起敬。然而,深邃的大道理,虽然是正确的,普通百姓却不一定能接受。

    就拿冯骥才先生提出的大门上不宜倒贴“福”字的事来说吧,虽然不无道理,但大家不一定都会买他的账。因为,绝大多数民众是布衣小民,一不研究历史文化,二不做学术探讨,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更不愿意被咬文嚼字、循规蹈距的讲究左右。更何况,春节在大门上倒贴“福”字,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美丽传说,已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现在突然要人们改掉这个习惯,恐怕未必行得通。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春节,笔者帮助父亲贴春联、门神和“福”字,见父亲将“福”字贴倒了,便对父亲说,“福”字贴倒了。父亲连忙接过我的话头说:“对,福到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明白了倒贴“福”字的用意。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大门上倒贴“福”字,寓意新年到,福气也到,多么美好的祝福呀,多么美好的风俗习惯呀。所以,还是尊重民众的朴素意愿吧。在此,借用父亲的一句“名言”:“福”字,正贴倒贴都是福。 (来源:新京报)
  


·新闻背景·


冯骥才: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搜狐新闻 2009年01月23日16:53 

 

   新华网天津1月23日电 (记者周润健、蔡玉高)春节临近,又该贴“福”字了。但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喜欢将“福”字倒贴过来。对此,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冯骥才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 在我国传统民俗中确有这种说法,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尤其是大门板上。

  冯骥才介绍说,在我国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冯骥才强调说,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翻翻中国各地的民俗年画,哪张画大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如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冯骥才认为,民俗讲求规范,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鉴于此,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

一个福两种贴法,众多说法

作者:细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1-25 09:05:59    

  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喜欢在家门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对此,中国民俗协会主席冯骥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他认为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点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冯主席所言不虚,倒贴福字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现象。各地的民俗年画中大门上的“福”字都是正贴的,冯主席的观点在腾讯网却不被大多数网友们接受。主要是冯主席在文章末尾所言惹众怒,“民俗讲求规范,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冯骥才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一般学者。他是中国民俗协会主席,还是国务院特聘参事。如果民俗要被规范,中国民俗协会大概正是对口部门。一条跟帖这么说:“既然是民俗,老百姓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时间长了不就成了新的民俗了,要你专家指指点点,还叫民俗吗,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无聊。”这大概表达了网民对权力的警惕之情。

 

 


  冯主席还算客气,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东汶那才叫严厉,他著文称“这种粗暴对待汉字的做法,一是对于汉字的形成及其严谨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只是从众,人云也云;二是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汉字颠过来倒过去,可以利用汉字来呼风唤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与正贴派的一本正经不同,倒贴派有两则故事支撑。一则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心地善良的马皇后悄悄下令全城人家在家门上贴上“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小心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龙心大悦,一场血腥得以避免。


  另一则传说某年春节前夕,清恭王府大管家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丁目不识丁,竟将“福”字贴反了。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这大管家慌忙跪倒陈述:“奴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庆之兆。”恭亲王一听觉得合情合理,遂赏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算是因祸得福。


  两则故事作者不可考,但是篇幅精巧,情节起伏跌宕,非常适合口口相传。它们可能助长了福字倒贴之风。身为著名文学家,冯主席编几则故事大概不是难事,那比大道理更容易服人,也容易传播。冯主席没做的,他的网友支持者做到了:“2008年我把‘福’字倒贴了,结果我的股票亏了过半,2009年我决定听冯先生的,把‘福’字正贴,看看买的股票能不能升起来。”


  我从不倒贴福字,因为“畐”字是米缸象形,田字为缸体,口字为缸颈,一横为缸盖,合起来意思为“满”。顾形思义,福字为祈求仓廪实的意思。米缸倒过来岂不成空?


  理还是那个理,说法不同,大异其趣。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年01月25日 09:22:09

上一条: ·让春节有更多“文化选择”
下一条: ·古代春节习俗:贺年卡称“刺” 迎春接福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