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台湾:2008民俗暨民間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與論文摘要
  作者:summer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9 | 点击数:8723
 

部分的論文摘要
 
說「結髮」──
從「過渡禮儀」與「頭髮巫術」視角的研究
 
魯瑞菁
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
 
摘要
本文就「結髮」一詞的深層背景、歷史發展與底蘊內涵,進行研究與討論,指出文獻中「結髮」一詞之義是寛泛的,不能一概而論,「結髮」或指先秦嬰童剪髮成「角羈」;或指先秦成童的髮式「總角」;或指先秦貴族男女成年加冠、及笄禮之初步程序;或指先秦貴族女子許嫁後「纓髮」的身份象徵;或指古代女子已嫁後「髻髮」的身份示別;或指唐宋以降「合髻」的成婚儀式。至於死亡入殮時亦必有「結髮」的整容儀式,只是文獻無徵,亦難以俱論。
關鍵詞:結髮、合髻、成年禮、婚禮、過渡禮儀、巫術
 
由仙入凡的情節轉折──
試論俗文學中的牛郎織女故事
 
丘慧瑩
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副教授
 
摘要
牛郎織女故事被列為中國四大傳說之一,然而相對另三大傳說故事──孟姜女、梁祝、白蛇;有關研究相對起步較晚,且往往被董永故事與七夕風俗研究所掩蓋。
歷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俗文學作品中難得一見,因此對牛郎織女故事研究產生了中間環節的缺縫。本文透過前賢未能寓目的幾部明清的俗文學文本,分析比較,得知清末小說《牛郎織女》新增的三個情節「思凡──下凡」、「下凡──歷劫」、「重返──偷衣」,是首次見到用於牛郎織女故事記錄之中,表現出牛郎織女故事由「仙界傳說系統」向「凡間傳說系統」轉折的過渡環節。此後各種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記錄,就多數是在人間世界裡開展情節,以致成為牛郎織女情節的主流。足見此作在牛郎織女研究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關鍵詞:牛郎織女(牛女)、下凡、歷劫、偷衣
 
 
「旄頭騎」故事析論:
一個文本在歷史、文學、巫術下的不同意義
 
謝明勳
中正大學中文系主任
 
摘要
六朝志怪小說涉及「巫術」之描述頗多,不論是「靈變之說」,或是「因果之談」,許多故事都會參雜「巫術」概念於其中。試以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所輯錄之曹丕《列異傳》(凡51則)為例,本書第45兩則所載錄之「怒特祠」事,文中初言秦文公麾下之兵士,依照一般常行之法進行伐樹任務,然而怪異之事卻隨之發生:「樹創隨合,經日不斷。」當士兵以異常之行:(「朱絲」繞樹、「赭衣灰坋」)對其樹進行砍伐之後,整件事情遂為之一變。其後又以異常之貌(「被髮」出現)與由樹中奔跳而出之青牛相抗,牛遂避入水中而不敢出,此乃「旄頭騎」之由來。
本事在「史家」筆下的記述意義,與「志怪作家」言奇述怪作品下的文學面貌,竟然出現截然不同的理解。易言之,在歷史、文學之不同觀點下,相同之事因文類特性不同而會有完全不同的意義隨之產生,惟其事必須從「宗教」(或言「巫術」)入手,方能在表象的文字敘述之外得其正詁。本文期能從此三個面向分別切入,以「旄頭騎」事為例,將「相同文本」在「不同文類」觀點下的「不同理解」,董理出一條可供未來探究與此相類問題者足資依循之原則。
 
台灣原住民族的動植昆蟲故事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考試院考試委員
 
摘要 
民間故事會曲折反映民族的生存環境以及其所遭遇的種種現象;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群擁有的民間故事,主要在描述一些動物與昆蟲之間有趣的關係,人類與和動物、植物、昆蟲之間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會在這類故事出現。整體而言,描述一般社會階層地位間尖銳的對立與衝突的故事,在原住民的部落民間故事比較少見,這應該是部落社會組織較為簡單,人群間的並沒有複雜的利益關係存在;同時,部落社會不像已經擁有眾多人口的聚落都會,能夠提供讓兒童接受寓教於樂的空間與文藝產品。真實的情況大體是傳統的部落家庭,其所有成員包括兒童,都要從事本身可以擔負的生產活動,成年男女固然要負責農耕、漁撈與採集的工作,而年幼者也需要在旁協助勞役,或者進入草叢森林捕捉小型動物、採集果實野菜之類。這樣的環境條件不可能發展出大量的兒童娛樂與教育機制,卻仍然會產生特殊體裁與內涵的兒童敘事文學。
  民間故事在一般的認知,主要是要講給兒童聽的,它的娛樂性、教化性較強,內涵的虛構程度比較明顯;但是觀察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部落的故事敘述會發現,這些故事的聽眾並不全然侷限在兒童的層面,大人間也會在各類場合相互講述這類故事。人與昆蟲、動物、植物之間原本難以超越的鴻溝,藉由汎靈觀念(Animism)的中介,彼此間可以互通有無,也能變換形體。
關鍵詞:台灣原住民族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民間故事folktale 動物故事 folktale of animal 植物故事 folktale of plant 昆蟲故事 folktale of insect 泛靈論 animism
 
【更新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8年11月3-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河北涉县召开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