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的是一种社会力量
■本刊记者 孔令源 实习生 杨美容 通讯员 陈益刚
碧海蓝天一片滩,渔船队队出港湾,渔船队队出港湾。
初一十五流水干,一对龙虾藏排脚,一对龙虾藏排脚。
荷塘月色,歌声缭绕。9月12日晚上8时许,第二届广东民间歌会复赛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茂德公草堂拉开帷幕。在一池荷叶托起的舞台上,来自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32个民歌节目唱响夜空。客家山歌、粤东渔歌、咸水歌、湛江艇仔歌汇聚一堂,尽管歌调、口音、风格迥异,却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仔细聆听,一首首以咏叹家园、抒发爱情、颂扬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民歌,令现场千余名观众感受到了原生态音乐的无穷魅力。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本届歌会的参赛选手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儿童参与到民歌的创作表演中来,这也让很多人认为是“老人艺术”的民歌,显得生机勃勃。
歌会——荟萃广东民歌的“百科全书”
早在2003年12月,广东首届民间歌会滥觞于深圳龙岗。时隔5年,第二届民间歌会作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重要文化活动系列之一,在广州番禺再现魅力。
据了解,相比2003年的“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本届歌会阵容更强大。自6月中旬以来,组委会收到50多个参赛节目,数量比上届多出近两倍,堪称一部荟萃广东民歌的“百科全书”。经大会评委会严格评审,有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梅州等地级以上市的32个节目、300多名演员进入复赛,其中包括客家山歌、粤东渔歌、咸水歌、唱春牛、珠海高堂歌等不同歌种的角逐。
广东省民协主席罗学光告诉记者:“本届民歌大赛的参赛节目都是各地富有民族民间风情的特色节目,围绕爱情、生活、山水家园这个主题,各地参赛队非常注意保留原生态艺术的演绎。”
十几种广东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在品种、风格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决出高下?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袁东燕教授是本届民歌会的评委,她告诉记者:“这些参赛曲目均属于同类或是相似的民间艺术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民间艺术有别于其他竞技类比赛,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评委会依据其歌唱、表演方法是否原生态,是否能在其歌种中独具代表性等因素评选出优胜者。”
“立足本土化,进行改造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气息,是此届民歌会的亮点,也是此后广东民歌发展的趋势。”罗学光告诉记者。最终,来自惠东县平海镇渔歌表演队66岁的李福泰和张喜英演唱的《渔家乐》获得了本届歌会的金奖。
抢救——原生态民歌是一切音乐的源头
民间原生态音乐是一切音乐的源头,也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标志之一。广东作为一个语言、文化非常多元化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品种。其中,咸水歌、粤东渔歌和客家山歌又是广东民歌的最具特色的代表。
在广东民歌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许多艺术家做了大量的收集、创新、发展的工作,也使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表演艺术得到流传。客家山歌、采茶小调、粤东渔歌、沙田歌等,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凝聚了许多艺术前辈的心血,是千百年来发展积累而成的文化精髓。
“民歌在广东依然能够生存并发展下去,且还能够在近年来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民间艺术家们的辛苦奔走,深入民间对民族风俗、社会风情进行挖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姚晓强告诉记者。
惠东县平海镇渔歌歌手李福泰就是一个例子。他虽已年逾花甲,却深入渔村,围绕“海”的主题,全面系统记录惠东渔歌。面对近年来渔歌濒临失传的危险,李福泰经常不辞辛劳,深入各渔村,运用文字记录、录音、拍摄等方式,对惠东渔歌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合编,并通过对惠东渔歌的历史起源、演变与发展、风格与特色、艺术价值等的分析研讨,提出了详细的抢救对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中,李福泰以一首经自己改编过的原生态渔歌《一对龙虾藏礁洲》获得金奖;前不久,他又以二人对唱《渔家乐》摘得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的桂冠。不仅如此,去年7月,由李福泰、张喜英等人组成的惠东渔歌队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了原生态渔歌《一对龙虾藏礁洲》《我的家乡好风光》等10首渔歌。该节目引起海内外众多观众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惠东渔歌有望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除了这些活跃于民间的歌手,作为一名外省籍人士,袁东燕教授在来广东教研的数年时间里,通过深入民间采风、收集资料,对广东民歌具有深刻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谈起采风的经历,她感慨万千:“每次到中山、惠州等地,看着一些老太太声情并茂地演绎本土民歌,我很容易被感染并陶醉其中,为之感动,甚至流下热泪。”
正如袁东燕所说,广东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的是一种社会力量,广东近些年来成功举办的民歌会正是扩大民歌影响力,使其由民间走向民间的体现。
传承——不要让民歌成为一门“老人艺术”
民歌、歌谣,创作于山间田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在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今天,这些口传身授的民歌似乎成了一门“老人艺术”,今天许多年轻人对它往往是一脸茫然,所知甚少,曾兴盛辉煌的广东民歌濒临失传。这也成为民歌保护和传承的最大障碍。
以《远古瑶歌》同样获得本次大赛金奖的歌手唐买社大不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瑶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很多历史和民间艺术只能用歌声记载、传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少年轻人关注瑶歌,这不禁让人忧心瑶歌的传承和发展。”
唐买社大不贵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如今,人们的兴趣越来越多元化,新思想、新潮流改变了大家的追求目标和思维习惯,年轻一代更喜欢追赶他们所认同的潮流。在社会变革、文明进步的大环境下,民族民间文化走上一条艰难坎坷之路。
面对广东民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罗学光认为:“传承是最好的抢救。”中山市的民歌名人陈锦昌,从事咸水歌等民歌搜集、整理 、改编、创作近40年。他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搞好传承,要从小孩子抓起。”
抓住了孩子,就抓住了未来。近几年广东有许多地区,都将民歌搬进了第二课堂。从2003年起,陈锦昌就到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教授咸水歌,并且着意培养潜质较好的学生;惠东县平海镇文化站印歌谱到学校派发,并组织歌手到镇里的中小学演唱和教唱渔歌;作为中山咸水歌发祥地的坦洲镇更定出了目标:到2008年底,全镇所有中小学生,都将会唱咸水歌……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民歌会上,就有多支少年队参加,而且均榜上有名。正如老民歌手李福泰感叹:“这股年轻的力量为广东民歌注入了活力,是未来的希望。”
罗学光认为:“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手,在中小学第二课堂传承民歌的方式,值得肯定和推广。另外,广东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对艺术家、受众的培养,集中社会各种力量,采取市场化运作,给民歌更好的生存土壤。”
“不仅如此,在保护广东民歌,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改革创新,”姚晓强告诉记者,“每一个地区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这些也是民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民歌的创新是在留住这些根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原味老调,新潮演唱,这样既不失其原生态的精髓,又丰富了表现力和欣赏性。与时俱进的演绎,有利于扩展民歌的艺术张力,在传承和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需要有人去继承和发展。正如本届大赛评委之一、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所说:“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苛求民歌能与流行音乐一样繁荣。但是我们要保护它,创造机会让它代代相传,期望在遥远的将来,人们还能知道甚至听到在广东有非常动人的民间音乐。”
来源: 南方杂志
文章来源:南方报业网 2008-10-23 11:01:2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