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一些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学校,进行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验,该县栽麻乡归柳小学自1992年来,在女童班将刺绣和民族歌舞引入课堂,聘请民间艺人上课,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吸引了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为推进“两基”工作奠定了基础。车江乡中心小学将《侗族大歌》和侗族舞蹈引入课堂,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有的进入各级各类艺术院校,有的成为民间歌手,活跃在侗族文化传承办的前沿;车江乡东民小学自1985年成立“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以来,在国内外少儿民族演唱会上多次获奖,特别是陈琼仙、杨春霞两位小歌手赴法国演出,赢得法国人民的称许,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
黎平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课堂作为积极发展地方民族教育,不断探索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新路子的一种学校常规教育制度创新。2000年5月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县民宗局、文广电局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学习的决定》,明确规定各中小学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一定课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唱侗歌侗戏、学习制作民族民间工艺品等教学内容。教育局和县政府督导室将民族文化课程计划列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及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重要考核内容,而且是学校开展常规检查的主要考核项目之一,从制度上保证民族文化进入课堂的规范性和经常性。目前,“讲侗话,唱侗歌,穿侗服”已成为黎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雷山大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到高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主要是民族礼俗、民族歌舞、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族器乐等内容,把民族文化进课堂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开足并上好民族文化课,把开展民族文化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考核评估内容之一。2005年8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实施方案》,今秋9月开学以来,全县的中小学都在抓教师、教材、课时的落实,把雷山县苗族民间音乐、绘画、体育、文学、传统工艺等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雷山举办了全县中学美术教师泥哨工艺培训班,还在全县中学美术课中开设了泥哨工艺课,有些小学也举办了少儿泥哨制作培训班。目前,全县已培养能设计制造泥塑的手工骨干艺人200余人,旧州中学把泥哨制作、销售列为学校勤工俭学的内容。
台江全县74所村级小学开设了民族文化课程,把“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根据民族文化及各学科的特点,将苗族文化引进音、体、美课堂。上音乐课,把课本上的音乐知识与苗族歌舞结合起来,上体育课,将苗族舞蹈的点子,基本动作编成苗族体操,上美术课,将苗族的剪纸、刺绣与课本上的绘画、剪纸工艺结合起来,使课上的知识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使民族传统的东西具体化、系统化,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许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苗族文化走进课堂,我们学而易懂、学而有趣、学而有用。”
文章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08-09-25 10:09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