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曰渐明显,全球文化又呈多元化(区域化、民族化)的时代背景中,各国、各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加强合作、共求发展,就成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在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了解之桥梁的民俗文化学,愈来愈显示出它的活力与特殊功能。为了促进中日两国的学术、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学者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第一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7年1月4日一11日)期间,通过协商,与会中日学者都希望能每隔三年一届,连续举办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尔后,又商定将第二届研讨会的主题定为“稻作与祭仪”,以吸引更多的中日学者参与到中日民俗文化的研究中来。
有鉴于此,1998年底~1999年初,李子贤教授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曾分别在东京与伊藤清司教授、工藤隆教授、欠端实教授,并专程赴丰桥市爱知大学与西胁隆夫教授、繁原央教授,赴冲绳那霸市与小岛璎礼教授、加治工真市教授及波照间永吉教授等就继续举办研讨会的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1999年7月,当商定由云南大学(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与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本比较民俗学会共同举办本届研讨会之后,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除了为会议的顺利召开作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外,曾德昌校长还于1999年10月与李子贤教授一道,专程赴宁蒗县为会后日本学者对永宁摩梭文化的学术考察进行联络和具体安排。在此期间,云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高发元教授对组织好此次研讨会极为关心,并给予了具体指导;宁蒗县人民政府及副县长和建华(摩梭人)对日本学者赴小凉山及永宁的考察给予了大力协助,作了周到的安排。在此,谨向为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付出心血的各位领导及与会的中日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0年8月,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研讨会结束以后,即成立了由李子贤、任兆胜、李云峰、张正军组成的(稻作与祭仪——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辑组,开始了具体运作。由于中日相关学者提交论文修订稿的时间参差不齐,编者亦忙于其他工作,故论文集的编辑工作延至2002年Ⅱ0月才得以结束。这里,谨向相关学者表示歉意。
本论文集的编辑工作具体分工如下:任兆胜、李云峰负责全书的统编,其中,时任楚雄师专党委书记的李云峰负责楚雄师专教师提供的论文的审定;任兆胜、李子贤负责全部论文的文字修订及终审;张正军除在研讨会期间承担口头翻译外,还负责日本学者提供的大部分论文的翻译。
由于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稻作与祭仪”,有的参会学者虽提交了论文,但未扣主题,故未收入论文集。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对有的论文进行了文字上的删节,还望作者见谅!
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这本论文集肯定有许多疏漏和缺憾,乞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廷武编审,以及编辑部主任张维副编审、本书责任编辑刘存沛编审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扶持和指导,谨表示谢忱!
编者
2003年3月
(任兆胜、李云峰 供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5-30 10:59: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