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日]伊藤清司
一
亚洲的东南部,即连接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东亚的日本这一广阔的地带,横跨热带和温带,它由内陆地区、好几个半岛及大小不同的众多岛屿所构成。这一地区属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季风区,季风带来充沛的雨量,使该地区成为草木茂盛的绿色世界。世界上约二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该地区,人口密度极高。人们利.用季风带来的丰富的雨水从事水稻栽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云南省几乎处于亚洲栽培稻地区的中心区。1997年召开的第一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果,继此之后,现在云南大学又举办了与稻作文化相关的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两国学者济济一堂,互相探讨并发表与稻作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这很合时宜,它对于在学术上互相加深对稻作文化的本质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云南大学李子贤教授及有关的各位先生对本届学术研讨会的策划、准备和运营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我对此深表谢意。
在亚洲的栽培稻地区,从遥远的过去就以稻米为主食的众多民族与各自不同地区的风土、自然环境相适应,孕育并发展了独特的稻作文化。在这一广阔地带发展起来的稻作文化虽有很多民族性和地区特色,但也有不少的类似性。如果以祭祀仪礼、信仰、习俗为例,在云贵高原及其相邻地区流传的年初预祝丰收的仪礼、来访神信仰、对歌习俗、夏天的火把节、秋天的收获仪礼等,与位于亚洲东端的日本列岛上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祭祀仪礼、信仰、习俗是几乎相同的。
这些类似的民俗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因为稻作农耕相似所以才孕育了各地相似的民俗文化,还是因为这种高度文明的生产方式一次性地导致了类似民俗事象的产生,即从唯一的发祥地传播到各地而产生了类似性?在古代,先进的生产技术包含着相关的信仰、神话传说、祭祀仪礼等,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的性质。因此,水稻农耕作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它的传播很可能伴随着各种相关的文化和信仰习俗。
在日本,真正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稻作文化作深入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中心是以农学家盛永俊太郎和民俗学家柳田国男为代表的稻作史研究会。另外,农学家渡部忠世等对亚洲各地的栽培稻地区作了实地考察,就栽培稻的发祥地及其传播提出了假说。渡部忠世认为栽培稻的发祥地在印度阿萨姆、中国云南的部分地区、缅甸北部等山岳地带,栽培稻沿着众多的大江大河扩散到季风区。其中传到印度的水稻是籼稻,传到中国半岛的是湄公河系列的水稻,传到东方的是长江系列的粳稻。约2000年以前粳稻从长江下游传播到日本。
阿萨姆、云南被认为是栽培稻的发祥地,它们正好位于照叶树林带的中心,因此,中尾佐助和佐佐木高明等学者提出了照叶树林带存在着共同的固有文化这一照叶树林文化论,它佐证了水稻起源于阿萨姆、云南的假说,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至今仍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众所周知,最近一二十年,关于稻作起源的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的王在德教授、严文明教授等提出了约7000年以前甚至更早长江下游开始了水稻栽培的新学说。仿佛是在佐证王在德教授等的假说似的,从长江下游浙江省的草鞋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长江中游的湖南省彭头山遗址和湖北省关盾山遗址、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等低湿地带不断地出土了水田遗址和炭化稻壳,证实了这些地带曾经拥有野生稻。其结果,该地区粳稻栽培史可上溯到7000至8000年以前,这样,水稻与稻作可能在5000年以前就传播到了日本列岛。
近几年还盛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研究水稻,并使稻作文化的研究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在日本,冈彦一等首先提出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单独进化而来的这个一元起源说。它与阿萨姆、云南起源说相补充。但是,最近静冈大学的佐藤洋一郎提出了二元学说。他认为,日本栽培稻具有起源于中国大陆的温带型粳稻和起源于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岛屿(或经过此地)的热带粳稻这两个系统。此说虽然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实证性研究,但是,如果其学说能成立的话,那么将来或许有必要对柳田国男在《海上之道》中提倡的日本的栽培稻是经过冲绳、西南诸岛传来的南方渡来说作部分修正。
二
中国早就形成了两大文明圈,即经营粟与小麦农耕的黃河文明和从事水稻农耕的长江文明。这两大文明圈本来是各自独立的,成熟后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大,两者彼此接触并发生对立。不久以后,黃河文明创造出了文字和各种合理的制度,肩负着这一文明的政治势力处于优势地位,一方面让南方稻作民族保存了拥有先进生产力的稻作农耕,同时又把长江文明吸收到了自己的内部结构之中。这期间,稻作农耕民的一部分人适应不了其同化。逐渐向中国的南部、西南地区迁徙,其子孙后来甚至迁徙到了更遥远的东南亚,直至现在还定居在那里。另一方面,生活在东海沿岸的另一部分稻作农耕民渡海到了日本,形成了复合型的社会。可以认为,这一时期主要是殷商时代,特别是国内剧烈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相当于日本从绳文时代向稻作文化发展的弥生时代的过渡期。如果说定居于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上的稻作民族的文化与日本列岛的稻作文化之间存在着类似性,那么,它可能是基于上述历史背景而产生的。
三
但是,文化是复杂的,其类似的文化内涵不是单纯的,仅仅指出外表上的类似性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以火把节为例来说明。
中国西南地区属彝语支的民族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左右举行火把节。现在这一习俗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占卜吉凶、祈求丰收、驱除恶鬼病疠或者为了消除害虫等,虽有各种说法,但可以认为,它原来却与农耕有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昆明市郊区官渡区的阿拉乡有座祭祀驱蝗神的祭虫山。关于水稻病虫害的产生,居住于附近的彝族支系撒梅人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有一老婆婆不幸死在稻田中,从其尸体上生出很多蝗虫。而从中国的江南到华北地区则流传着刘猛将军的传说,他死后被奉为驱蝗神。这种信仰一直保留到现在。在有关刘猛将军的一系列传说中,特别引入注目的是贫穷的刘阿大少年的传说,刘阿大不幸去世后,一大群蝗虫飞来贪婪地咬食了他的尸体。众所周知,战死者的冤魂化作蝗虫的传说曾载于中国中世的文献中(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等)。
日本也有在稻田中不幸战死的武将亡灵化作水稻的害虫这一著名的传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国与日本的水稻害虫发生传说,在不幸的死者身上产生出害虫这一要素上是相同的。而且,中国西南部、江南与日本都有高举火把驱除害虫的习俗,这点也是相同的。
日本自古以来就把蝗虫作为糟蹋水稻等农作物的害虫的总称,并无限定飞蝗类。其实,自古以来对水稻带来灾害的病虫,与其说是飞蝗类,不如说是以水稻为唯一食物的云霞类,特别是鸢色云霞和背白云霞。在中国,这些害虫被称为褐飞虱、白背飞虱,是江南、华南地区水稻的劲敌。
最近,中国江苏农学院的程遐年、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胡同文及其他学者、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岸本良一、铃木芳人等提出给江南和日本的水稻带来灾害的那两种云霞(飞虱)的源头在越南北部的红河下游和海南岛南半部。云霞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其中前者在4月中旬至5月初乘着西南季风从诞生地飞向云南南部、两广南部及福建省南端,与梅雨期的雨水同时降落到地上。在双季稻地区的早稻中产卵、孵化、成虫。成虫后的长翅型云霞又进一步向北飞行,与雨水同时降落。这种现象会反复5次。根据当年的气象情况,有时会爆发性地繁殖,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到达淮河以北的单季稻地区,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灾害。
岸本良一等已阐明,给日本列岛的水稻带来灾害的云霞主要是6、7月间乘着西南季风产生的下层高速气流,从第一次落地的中国南方,越过遥远的东海,直接飞到日本列岛。华南与日本在这点上也有神奇的关系。
日本传说中说到的不幸战死疆场的武将的亡灵化作侵害水稻的害虫不是飞蝗,而是云霞,虫送仪礼中的驱蝗对象也是云霞。
但是,日本举行的驱蝗习俗的具体内容类似黄河流域发达的飞蝗驱除法。它或许可以推测为,驱蝗法随黄河文明南下,传到江南后兴盛起来,经江南又传到了日本。其时间可能是日本中世以后。
日本在此之前全靠祈祷和咒术来防除害虫,从中世纪的后半叶左右开始到近世和江户时代,举着各种长短不同的旗子和幡,敲着鼓和钟,晚上点燃火把,列队环绕田畦,把害虫驱除到村落之外,这种送虫习俗发达了起来,其中不少是受从中国江南传播来的送虫习俗的影响。
四
相邻的地区或相邻的民族间类似的民俗文化多数是因直接传播而引起的。但是,相隔很远的地区和民族间相类似的民俗文化是不能只用直接传播来加以说明的,有时是很复杂的。
日本位于东亚的东端,长期地保存了传统的稻作文化。另一方面,自古定居于云南、贵州、中南半岛北部、阿萨姆的各稻作民族,主要受其地理条件的制约,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稻作文化。
这两者之间类似的稻作文化,如果仅从表面上单纯作个别比较,有些内涵是不能充分地阐释的。但是,通过进一步的实证性的复合型的比较研究,有可能阐明稻作文化的本质。通过这种研究,我相信对两个地区间的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也能提出新的见解。
最后,我衷心地期待着以“稻作与祭仪”为主题的本届研讨会比第一届研讨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张正军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5-30 10:59: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