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 (苏娜摄)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向全国民间文艺界发出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在一大批著名学者的参与下,经过实地调查和学术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并以最快的时间出版了《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评价。国家发改委8月13日发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条款中吸纳了有关建议和意见。
羌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为中华文明史做出过杰出的贡献。羌族口头文学、史诗、长诗、民俗、节日、音乐、舞蹈、民居、建筑、工艺、服饰等等方面,都极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此次汶川地震,使羌族文化遗产遭遇了灭顶之灾,羌族人口在地震中遇难3万余人,锐减百分之十。羌族分布的集中区域汶川、茂县、理县、北川、黑水、松潘等县,均为此次地震的核心区。羌族地区的城乡群众、学校学生被迫离开家园。羌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面临着空前未有、举世罕见的困境与挑战。
嘉宾和接受捐赠的学生代表合影 (苏娜摄)
针对羌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境,民进中央提出了为羌区和灾区各族中小学生编写《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的建议,以便使羌族中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和树立民族自信、传承民族文化;使其他民族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史和羌族人民在其中的贡献,普及羌族文化知识,促进羌族文化的代代相传。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中国民协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先生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联袂担任读本写作任务。在多种多样的文化读本写作方法中,作者采取了文学性、知识性、深刻性统一的写法,全书共计八章,选取了羌族文化最经典、最具影响和特色的文化形式,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笔法,贴近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在鉴赏中传播知识与文化。全书配以大量精美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羌族文化的灿烂迷人的风采。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写作读本,这在全国还是首创。为完成本书的出版,一大批教材专家、羌文化学者、语言文字学家、摄影家、图书设计家、民间文艺学家给予了无私援助,他们参与了全书的审订,从专业知识的准确性、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学生读本的体裁体例上给予了建议与修订。许多学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精美图片提供出来。《咬文嚼字》编辑部组织了一批语言文字学家参与读本审定。中华书局把读本出版列为重要项目优先安排出版。如此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与智慧为灾区学生编写读本,创下我国图书出版的先例,也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一个生动写照。
嘉宾和接受捐赠的学生代表合影 (苏娜摄)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对读本的出版给予了高度好评。会上,主办单位还联合向四川地震灾区学校学生捐赠读本1万册。来自灾区的北川中学、八一帐篷学校的师生在会上发言并代表灾区学校师生接受图书捐赠。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捐款十万元,用于购买此书,捐赠给灾区学生。
据悉,主办单位还将陆续推出其他保护羌族文化的成果,全面收集、出版羌族文化的系列图书,举办大型羌族文化图像展等。
(中国网:苏娜/杨掬)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在京首发
中国民族宗教信息中心:2008-9-9
本报讯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并于9月7日在北京首发。
全书约4.5万字,主要内容分为“古老的历史”、“不朽的大禹”、“神奇的碉楼”、“辉煌的史诗”、“迷人的羌绣”、“悠扬的羌笛”、“绚丽的舞蹈”、“缤纷的民俗”、“后记”9个部分。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的口头文学、史诗、民俗、音乐、服饰等都极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这次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针对羌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境,民进中央提出编写《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的建议,随后,一批著名的教育教材专家、羌族文化学者等有关方面的人士投入到这本书的编写之中。(隋笑飞)
文章来源:中国网:2008-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