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阳历史悠久,民俗民间文化底蕴深厚,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和皮影、剪纸等民俗艺术源远流长。在开发“黑、绿、文、红”四大产业中,庆阳市制定了用小香包催生大产业、构筑大文化、建设大市场、带动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举办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为载体,积极开发以香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打造了以香包、陇绣、陇东民歌、剪纸、道情、皮影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带动了草编、根雕、泥塑、石雕、面艺、戏剧服装道具、艺术壁挂等民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民俗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庆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市场引导为先导,把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与群众增收紧密联系起来,使群众积极投身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为了提高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庆阳市连续举办了五届香包节和一届民俗文化博览会;组织参加了“中国庆阳—法国巴黎经济文化交流周”、“深圳国际文博会”、“西部文博会”;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分公司联合,举办了“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甘肃庆阳宣传月”活动;与首都博物馆、北京中周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首都博物馆推广周”活动,与甘肃鼎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兰州展销”活动,为提高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全面展示庆阳发展新形象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开发探索实践,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公司加农户模式”、“能人带动模式”、“零售运销模式”、“团体会展模式”等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多种经营模式,使民俗产品产有基地,销有市场。同时,各级政府采取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催生新办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形成了100多家企业、30多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全市有15万多人的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1.5亿元。另外,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其中投资1.1亿元的庆阳市民俗博物馆等9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中国香道馆、庆阳市文化产业城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在规划实施之中。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基地和产业带的发展壮大,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2008-09-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