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神话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作者:黄龙光 | 中国民俗学网 | 点击数:6211
 

      为了加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念,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博士点承办的神话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2006116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博士生导师邢莉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喜饶尼玛教授致开幕词,他希望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专家和学者对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提高少数民族自己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对自己宝贵财富的保护意识和认知。接着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申报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任王文章教授讲话,王教授指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全面保护的阶段,但仍有很多从思想上、认识上需要认清的问题,研究认识这些问题意义重大,因此此次研讨会将会有很大的收获。然后由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发言,他认为神话与民间信仰在今天具有整合的价值,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给予学术上的支持。最后由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院长白薇教授致词。她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博士点近年来获得的长足发展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少数民族节日保护项目的情况。
 
围绕少数民族神话与民间信仰主题,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作了题为《蒙古族与藏族山神信仰的比较研究》的发言,通过对蒙古族和藏族山神信仰的比较,她认为民间信仰对当下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具有生态学上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作了题为《神图与神话:诺苏彝族的述源叙事传统的仪式化传承》的发言,批评了生硬套用传统民间文学分类法和书面文学解析法研究具体文化语境下民间文学叙事传统的学术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亚虎研究员作了题为《南方民族神话中的性与情》的发言,提出了神话研究应该跳出现有资料和学科窠臼的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马盛德教授作了题为《仪式与舞蹈》的发言,认为应该加强舞蹈在仪式中重要作用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那木吉拉教授作了题为《东北亚月亮阴影神话比较研究》的发言,认为攫取型更接近月亮阴影神话。毕桪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阿尔泰语系与阿尔泰神话》,他指出神话研究不应该抛弃语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赵志忠教授作了题为《满族萨满神话解读》的发言,提出了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拓展的观点。汪丽珍教授作了题为《鄂温克神话与萨满教信仰》的发言。
 
围绕汉族的神话与民间信仰主题,中国人民大学的黄涛教授作了题为《汉族月亮神话与中秋节习俗》的发言,提出了汉族月亮神话与中秋节的结合始于唐代文人赏月活动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宗迪研究员作了题为《山海经古本篇目考》的发言,考证了《山海经》篇目的发展脉络。中央民族大学的林继富教授作了题为《紫姑信仰流变研究》的发言,考察了民间紫姑信仰流变历程以及在流变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中山大学蒋明治教授作了题为《作为巫术信仰的》的发言,提出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来源于对巫术的信仰,而不是传统研究中的图腾。日本明治大学日向一雅教授作了题为《因爱焚身的男女与〈大智度论〉中的术波加故事的传播》的发言。
 
与会学者还就民俗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作了发言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吕微研究员作了题为《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的发言,指出母题在后现代语境中是主位和主体间达成共识约定进入他者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作了题为《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的发言,提出了时代变迁中的民俗志应该如何撰写的问题。
 
围绕民俗学的田野调查,首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方李莉研究员作了题为《通往灵界的路——长角苗打嘎仪式考察》的田野报告。方李莉研究员通过展示民俗调查图文资料,认为研究一个民族不了解它的信仰和神话是行不通的。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史阳老师带来了《地方性的神圣历史——菲律宾芒扬人的洪水神话》的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杨秀作了题为《黔西长角苗丧仪中的祖灵信仰分析》的发言。
在众多专家与学者的积极参与下,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黄龙光)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知识中的伙伴”:美国民俗学会(AFS)2001年会综述
下一条: ·[明江]如何让“花儿”开得更长久
   相关链接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苏永前]神话的理论化与理论的神话化·[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