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知识中的伙伴”:美国民俗学会(AFS)2001年会综述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9-01 | 点击数:10855
 

  ㈡ 学会预先组织专题讨论(共17个专题):1)追寻传说:阿拉斯加本土口述史探讨; 2)消费畸形 (讨论民俗中的恐怖/虚幻意象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和消费的恐怖日用品及社会实体的规矩);3)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家庭叙事、闲话与绯闻;4)传统小提琴Fiddle及其表演技艺(理解Fiddle复兴的观念框架、小提琴演奏中重复的功能,家庭表演研究)5)民俗学、政治学、政府以及被统治者; 6)民俗学与文学:多变复杂的情节;7)从搜集到收藏:时空中的民族惯习;8)听力、视力、嗅觉、触觉、味觉:世俗宗教及其感官意义;9)混血、文化的交杂及跨文化的模拟;10)吹笛:跨部门的伙伴关系;11)民俗学教学与知识共同体内决定性的书写文化; 12)北极地区服饰:政治的、美学的及功能的维度;13)阿拉斯加:地方的力量;14)公共表演风格的政治学;15)他者化的妇女:文本、感知及信仰;16)危机时代的巴勒斯坦民俗;17)使劲儿工作与使劲儿玩:.四旬斋前的最后一天及其微不足道的个人生活圈。

  三、 大会论坛(18个):1)环球网上以社区为基础的知识;2)牛仔与印第安人:在与学术机构的协作中再呈现我们自己;3)观点的交流:与芭芭拉·克申布拉特-吉米贝尔特的会谈(因芭芭拉缺席而临时取消);4)Nunamiut 爱斯基摩人的脸:阿拉斯加Anaktuvuk Pass的面具制作;5)民俗、间接话语、与图书馆化的争议;6)GA" SAA" AN: XADAAS GUSUU: 卡赛地区海达人长者的谈话: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口头访谈项目;7) 以公众的声音来制定公共政策:民俗学、口述史与政策制定;8)美洲本土舞蹈项目;9)民间故事类型与母题索编的危险与愉悦;10)普拉特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的口述史项目;11)富有工作成效的伙伴关系:学界的、公共的、与个体的民俗学者及其协作;12)犹他州公共部门与学术界的伙伴关系;13)文本与社区;14)故事讲述家的策略艺术;15)问题的问题:共享调查点的沉思 ;16)错综交织的社区;17)真人的语词:阿拉斯加Yup"ik人 与Inupiaq人的 叙事及口头传统;18)长者智慧的年轻代言人。

  四、 圆桌会议(5个):1)赋予博物馆以生命;2)儿童与民俗的政治;3)跨越区域性的边界;4)当前奇卡诺人研究的趋势;5)服务的学问:公众民俗学者与学院民俗学者达成伙伴关系。

  五、 工作会议(5个):1)民族志搜集的途径;2)以文本证明阿拉斯加本土文化的伦理实践;3)民俗的边界与中小学学校教育;4)知识产权/伦理;5)保存/收藏(主要是音声民俗的记录,再格式化的推荐模型及其实践性操作与大众媒体的讨论)

  六、 官方举办的海报会议(1个):需要戴安全帽的地区:进展中的公共事务

  七、 特别会议:Beringia 节日

  八、 录像讨论会议(2个):1)儿童的鞋;2)我们的民族:一个南韩彭克摇滚社区。

  会议期间,全美有关出版机构联合举办了民俗学书展,有“学者的选择”出版联合会、《美国民俗杂志》、《民俗研究杂志》、犹他州立大学出版社、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等数十个机构参展;美国民俗学会各分支机构分别召开了各自年度工作会议;全美民俗学教学重地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举行了各自的校友联欢会;作为本届年会主题的具体体现,美国民俗学会与其在阿拉斯加本地的伙伴关系阿拉斯加本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阿拉斯加历史博物馆一道组织了与会者与当地传统艺术家和社区成员直接接触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在开幕式上,阿拉斯加Cup"ik爱斯基摩人的文化首领为与会代表举行了传统的祈福仪式,年轻一代表演了传统的鼓舞;会议期间,阿拉斯加本土的故事讲述家到会进行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在巴瑞·托尔肯教授等人共同主持的“文本与社区”论坛上,几位学院派的民俗学者还邀请了当年跟自己一道合作进行故事讲述、记录、翻译的本土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故事讲述家一同进行文本阅读讨论。与此同时,阿拉斯加本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阿拉斯加历史博物馆也是年会专题讨论会和其他活动的分会场。此外,年会在会前、会中和会后还为与会的民俗学者组织了“发现安克雷奇”、“周边社区考”、“探索阿拉斯加大自然”的民俗旅游活动。

(本文正式发表于《民俗研究》2002年第3期,署名:曲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2001-11-0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社科院文学所召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座谈会
下一条: ·“神话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圆满闭幕·[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