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侗乡特色艺术教育:把家乡的民俗编成舞蹈
  作者:安思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30 | 点击数:5669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如何将这些传统的艺术精萃与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湖南新晃的侗乡特色艺术教育,也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最西部,这里崇山峻岭,民风纯朴,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侗乡广为流传的傩戏、傩技、酒歌、盘歌、土号以及竹王传说、踩歌堂等,以其独特的原生态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原始教材。

  巧用傩戏鼓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傩戏,又名“咚咚推”,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原始、神秘的农耕祭祀文化。“傩神”头戴面具、身披稻草衣,在看似凶悍的面具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仁慈善良的心,它是侗家人的保护神,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也是侗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为提高学生对节奏练习的兴趣以及对节奏的感受,笔者带领学生们多次观看了民间老艺人的表演,并给他们分配了任务。傩戏表演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再加上唢呐声在其中渲染气氛,便形成了独特的“咚咚推”的伴奏乐,打击乐主要的节奏型为|咚咚咚哐|咚咚咚 哐|咚咚咚 哐咚咚|哐咚咚哐|,这种节奏型便是“咚咚推”的起源。学生的任务是:每人记下4小节以上的节奏,并要求唱出来,如能再加上一些肢体模仿动作更佳。

  通过反复听、看、记、唱,学生们从视觉到听觉上都感受到了侗族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大部分学生都记下了“咚咚推”最具特色的锣鼓节奏,同时还了解了其独特的打击乐器,如大筛(大鼓)、包包锣、班锣、双钹、桶鼓等。

  利用民俗风情,创编新的民族舞蹈

  侗家人能歌善舞,有着许多独特的民俗艺术传统文化,如“斗牛”、“斗鸡”、“六月六”侗族山歌大赛、“跳竹杆”、“守岁”、“闹年锣”等等。侗家人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着他们快乐、喜庆、祈盼等不同心境。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并将其传承发扬光大。在教学中,笔者认真钻研、深入挖掘,带领学生一道编排了许多学生了解和喜欢、有特色并富有感染力的舞蹈。如:侗家人喜欢用茶叶、灰碱粑、玉米粒等佐料做成香辣暖心的侗乡油茶,每当尊贵的客人来到侗乡,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就会为客人送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油茶。为把侗家人的热情传送给四方来客,笔者便带领学生一边学做油茶,一边共同探讨,把这一习俗编成了《请来侗乡吃油茶》的舞蹈。

  参观“斗牛”活动,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牛在相互打斗时的神态、动作,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牛的习性以及人们指挥牛时的吆喝声等,通过一系列对牛的认知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编欲望,同时也有了很多具体的创编想象。如:以牛的叫声引出舞蹈、以人们的吆喝声贯穿音乐之中,牛角相斗、牛蹄弹跳等,根据学生的想象和建议,笔者把它编排成了“牛角舞”,将侗家汉子勇敢、坚强的性格和侗家“神牛”勤劳、憨厚的秉性展示于舞台。

  又如:在侗家,每当大年三十的晚上,人们在品尝一年丰收硕果的同时,都会围坐在火塘边守候新年的来临,我们把它叫做“守岁”。为把侗家这一独特有趣的习俗添上艺术色彩展示给公众,笔者组织学生们回忆和想象他们年三十的活动场景,并用肢体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学生们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做出了烤火、用竹筒吹火、烤糯米糍粑等舞蹈动作。我们拿《守岁》这个舞蹈参加了新晃县中小学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

  多年来,我们利用民俗素材编排的舞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如舞蹈《侗乡木叶声声飘》荣获了湖南省一等奖;《溪边月光曲》获得了省二等奖和市一等奖;《牛角舞》、《傩面舞》、《漂布舞》、《请来侗乡吃油茶》等都已成为新晃县大型节会的特色舞蹈。

  在这一系列民族舞蹈的创编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2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传承,让民俗精粹发扬光大
下一条: ·民歌走进课堂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杨雨点]文旅融合背景下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刘梦颖]社会流动背景下侗族掌墨师的工匠角色转型
·[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安德明]作为范畴、视角与立场的家乡民俗学
·[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 ·[周帆 黄守斌]侗戏——柔性的力量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杨雨点]试论侗族傩戏“咚咚推”中的“抑巫扬医”现象
·[吴照辉]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侗族大歌的传承现状研究·[潘永华]非遗语境下的侗歌传承的新模式—侗乡歌会
·[郎雅娟]侗族说唱文学的叙事特征·[刘晓峰]对家的眷恋让年味常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