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
  作者:朱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15 | 点击数:5183
 

 

        本报讯  7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www.qiang.ihchina.cn)开通仪式”。在京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开通仪式。

     开通仪式上进行了“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内容演示。“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的网上展示平台,用不同的专题展现羌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及当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羌族文化的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并汇集与羌族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专题报道、新闻等信息。

     据介绍,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紧急行动,万众一心,共同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温家宝总理在赴北川指导抗震救灾时明确提出“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开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指示精神,抢救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宣传羌族文化,抢救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文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羌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区。羌族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岁月中,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给羌族聚居区带来了几近毁灭性的灾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灾区内羌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文明造成了巨大破坏。

     震后不久,文化部立即启动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规划和确定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并从文化传承人、传习活动场所、文化遗产实物抢救等多角度进行灾区文化生态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6月24日曾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召开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恢复重建专家座谈会,商讨地震灾区特别是羌族文化抢救方案。在此基础上,创建并发布了“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朱蕾)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8-7 16:35: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山东省沂源县成立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
下一条: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相关链接
·[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传承传播昆曲的国际新平台·震后8年,羌族文化美丽重生
·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将传承“穿在身上历史”·贵州领建中国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
·有关方面拟将“清漪庆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韩万峰:记录羌族文化变迁的足迹
·贾银忠 主编:《濒危羌文化》 ·破坏严重 汶川等五县倡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在京首发·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在京召开
·冯骥才等专家学者紧急投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