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至5日,“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端学术论坛: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飞跃,各高校的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现有民俗学教材大多以20世纪中期以来的话语体系和结构体系为蓝本,无法及时体现民俗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学理念与发展方向。能否使教材更好地反映前沿学术成果,构建中国民俗学派,对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次论坛立足学科发展现状,旨在共同讨论体现当代民俗学学术成就和前沿学术方向的教材写作范式,为民俗学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论断。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震,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娟,上海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副会长黄景春,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副会长张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刁统菊,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的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此外还有儒学高等研究院部分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参与讨论。
刁统菊教授主持了6月3日下午的开幕式。王震书记代表主办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致辞,他指出,本届论坛所研讨的重要议题,不仅是民俗学人才培养和传承学术发展的要求,还是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论断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施爱东秘书长追溯了民俗学人才培养和教材编写的历史及其局限,强调了走出钟敬文先生以及第二代民俗学者教材编纂体例和框架的重要性,鼓励系统梳理近二三十年的学科发展和新概念、新理论,努力呈现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俗学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学术体系的重构与发展。陈娟副总编辑感谢中国民俗学会的信赖,并表示安徽人民出版社作为历史悠久的全国百家出版单位,将对民俗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出版与推广给予全力支持。
叶涛教授和施爱东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论坛的学术研讨。在研讨中,各位与会学者就民俗学学科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集中回顾了中国民俗学百年历程中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李向振(武汉大学)在研讨伊始的发言中,细致分析梳理了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性和挑战性,并将一百多年来民俗学的演变总结为文本形式范式、生活行动范式、文本语境范式这三个范式。张勃(北京联合大学)立足岁时节日研究,表达了自己对该领域的关键词选择、经典田野点梳理、资料来源等问题的看法。刁统菊(山东大学)和邵凤丽(辽宁大学)围绕“人生仪礼”与“人生礼仪”的概念辨析以及具体仪礼事象的取舍,与现场各位学者充分交换意见。漆凌云(湘潭大学)以故事学中的“母题”概念为例进一步厘清了教材编写中“学术史”“学术流派”和“学术关键词”等部分的具体指涉。冯文开(内蒙古大学)、张多(云南大学)和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从史诗研究、神话研究、传说研究出发,围绕教学和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形式、早期神话研究的内容取舍和案例选取的规范性、国外学者人名翻译等问题展开讨论。程梦稷(北京大学)聚焦于歌谣研究的学科边界与内部的切割层次,主张对声音研究等领域予以关注。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关注曲艺说唱研究与前研究的对话,主张有破有立,在前研究基础上搭建新的框架。与会学者们还对民间戏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民俗学史研究等领域的教学与教材编写问题展开讨论。黄景春(上海大学)、刘晨(山东大学)、蒋越林(安徽人民出版社)也参加了讨论。与会部分同学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对民俗学教学和教材中的具体问题也提出了看法。
陈娟副总编辑从出版和传播的角度,对于高校教材的定位、对象、类别、内容特色、呈现特点、推广形式等问题予以全面介绍,希望能够出版一套作为民俗学导论教材和研究生学习入门的书籍,并且具备开创性、权威性、综述性、前沿性、学术性、世界性等六大特性,新时期的民俗学教材应该是对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整体总结,也将成为从文明交流角度呈现中国前沿性研究的重要举措。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民俗学会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论坛是第二届,以后将持续举办。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本文责编:程浩芯】
|